第320章 大撤离(2/2)
哪里需要堵口子,哪里需要反冲击,你就给老子顶上去!坦克营那点家底金贵,用在刀刃上!”
孔捷咧嘴一笑,带着一股狠劲:“师长放心,咱独立团就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保证不让鬼子舒坦!”
“后卫阻击部队!”木棍最后重重落在晋阳城西南方向,“由120师主力团负责!
你们的任务,是钉死在后面!节节阻击追兵!要给中路运输队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哪怕打光最后一个人,最后一颗子弹,也得把鬼子的追兵给老子死死拖住!能拖多久拖多久!”
120师的几位团长轰然应诺,脸上毫无惧色,只有决绝。
“总部炮兵团,”师长看向炮兵负责人,“分散配置,主要加强给前卫和后卫!
前卫需要你们敲开鬼子的乌龟壳,后卫需要你们的炮火覆盖迟滞追兵!弹药给老子省着点用,但该轰的时候,别吝啬!”
“明白!”
“各部队,立刻回去动员,清点人员装备,补充给养弹药!运输队连夜开始装运固定设备!
拂晓前,前卫部队必须出发!运输队和后卫部队按序列依次撤离!”
师长放下木棍,目光如电,扫视全场:“同志们,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撤退。
这是我们用鲜血换来的成果,能不能真正转化为咱们八路军的力量,就看接下来这几百里路怎么走了!
多田俊想吃掉我们,那就崩掉他满嘴牙!都清楚没有?!”
“清楚!”所有干部齐声低吼,声音在简陋的指挥部里回荡,充满了坚定的力量。
会议结束,各位团主官迅速离去,脚步声急促而有力。指挥部里只剩下三位高级指挥员。
陈旅长看着地图上那条漫长的撤退路线,缓缓吐出一口烟:“这下,真是要把家底都押上了。”
120师师长眼神锐利:“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有了这些机器,咱们才能造出更多的枪炮子弹,才能让战士们少流血。这一仗,必须打,还必须打赢!”
王旅长点点头:“就看咱们这几条线,能不能拧成一股绳,把这最硬的骨头,啃下来了。”
天色愈发明亮,晋阳城内也更加忙碌起来。一支支队伍在悄无声息地调动,沉重的机器被装上大车、绑上驮架,战士们默默检查着武器弹药。
一天一夜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悄然流逝。第二天拂晓时分,晋阳城巨大的城门在沉闷的吱呀声中缓缓开启。
首先涌出的并非大军,而是无声的暗影。386旅772团和16团的战士们,如同融入地面的溪流,分成数股,迅速没入城外尚未散尽的晨雾与崎岖地形之中。
他们的任务是提前清理道路,扼守咽喉,为大部队的撤离撕开一道安全的通道。
紧接着,大地开始轻微震颤。
中路的庞大队伍开始蠕动。这绝非寻常的行军,而是一场人力与钢铁的艰难迁徙。
沉重的机床、庞大的冲压机底座、成捆的特种钢材……这些庞然大物被分解捆绑在特制的加重板车上,由成队的骡马喘着粗气拖拽,车轮深深陷入泥土,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更多无法装车的部件,则由战士们用粗木杠合力肩扛,喊着低沉而整齐的号子,一步步向前挪动。
队伍蜿蜒如铁铸的长龙,速度缓慢,却带着一股无可阻挡的沉重力量。
385旅、386旅17团、18团的战士们护卫在两侧,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天空和四周的原野。
旅属炮兵营的火炮被拆解驮运,夹杂在队伍中。
孔捷的独立团和总部加强的坦克营作为预备队,停在城门附近待命,引擎低沉地轰鸣着,如同蛰伏的猛兽。
最后出城的是120师的主力团。
他们没有跟随大队,而是迅速在城西南方向就地展开,利用残垣断壁和提前构筑的简易工事,建立起一道道防线。
他们的任务最为残酷——像钉子一样钉在这里,用血肉之躯迟滞即将扑来的日军追兵。
战士们默默检查着武器,将手榴弹盖子拧松,轻重机枪架设在最有利的位置,迫击炮炮手们则在紧张地计算着射击诸元。
整个撤离过程,除了骡马的嘶鸣、车辆的吱呀、沉重的脚步声和偶尔低声传递的命令,再无多余的喧哗。
一种悲壮而坚定的气氛笼罩着这支特殊的队伍。
与此同时,天空中也开始了较量。
日军侦察机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秃鹫,很快出现在天际。它们飞得不高,试图看清地面这支庞大队伍的细节和动向。
“防空哨!十一点方向!敌侦察机一架!”警戒的战士高声预警。
部署在运输队中的防空小组立刻行动起来。
主要是由轻重机枪组成的简易防空火力,稀疏的弹雨射向天空,试图驱赶这些讨厌的眼睛。
偶尔响起一声沉闷的炮响,那是屈指可数的苏罗通机关炮在发言,迫使敌机不敢过分降低高度。
侦察机盘旋了几圈,似乎确认了目标,随即拉升高度,向后方飞去报信。
“鬼子的眼睛走了。”一个营长对身边的教导员低声道,“更大的麻烦,快来了。”
教导员望着缓慢前行的队伍和远处天空中消失的黑点,点了点头:“告诉同志们,抓紧时间,能走多远走多远。后卫的兄弟们在用命给咱们换时间!”
在北平,多田俊很快就收到了航空侦察兵发回的初步报告。
“确认八路军大规模地面部队正在撤离晋阳,方向西南……队伍中夹杂大量骡马大车,负载极重,行进缓慢……其队尾有坚固后卫阵地……”
多田俊看着电报,脸上露出果然如此的笑容,更带着一切尽在掌握的得意。
“哼,果然想跑?带着那么多累赘,看你们能跑多快!”
他走到巨幅地图前,手指沿着汇报的路线滑动,“命令第四、第九旅团,加快迂回速度,提前赶到野狼峪、一线天一带设伏!堵死他们!”
“命令驻蒙军支队,不惜代价,中午前必须突破黑风隘口,从北面压下去!”
“命令航空兵,战斗轰炸机挂弹待命,继续侦察,我要实时知道他们走到了哪里!等我们的包围圈形成,再给他们致命一击!”
“通知特高课,他们安插的‘钉子’,可以动一动了……”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的部队如何像猎犬一样,将这支笨重缓慢的队伍逐渐包围、撕碎,最终将那些宝贵的机器重新夺回手中。
地面上,八路军的运输长龙仍在艰难而坚定地向西移动着,每一步都踏在敌人逐渐收拢的包围网上。
前卫的枪声偶尔从远方传来,那是尖刀部队在清理障碍。
后卫方向,则依旧是一片压抑的寂静,但所有人都知道,那寂静之下,是即将爆发的、最惨烈的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