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 第311章 发大财了

第311章 发大财了(2/2)

目录

方东明顺着看去,果然看到一排炉子和相关的油槽、水槽等设备,虽然看起来有些年头,但显然维护得不错。

热处理是军工生产的命门,零件硬度、韧性全靠它。

“还有呢!”

王旅长像是献宝一样,又指着旁边一个仓库,“里面全是原材料!铜锭、钢锭、焦炭、还有好多桶切削油、润滑油!狗日的小鬼子,倒是给咱们准备得挺齐全!”

三人穿梭在庞大的机器丛林里,兴奋地交谈着。

方东明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各种机器的作用和可能带来的产量提升,李云龙则已经在盘算着怎么多要些新枪新炮武装自己的新一团,王旅长则更关心如何尽快将这些设备安全运回黄崖洞。

“这么多大家伙,怎么运回去可是个大难题。”

王旅长看着那些重达数吨甚至十几吨的冲压机、大型车床,挠了挠头,“拆解、装车、运输,还得防备鬼子空袭和沿途骚扰,得好好计划一下。”

“不怕!”李云龙大手一挥,“咱现在有晋阳城做依托,再派一个团护送!

沿途的游击队、县大队都动员起来!就是人拉肩扛,也得把这些宝贝疙瘩全须全尾地弄回黄崖洞!”

方东明点点头,目光依旧流连在这些机器上:“拆解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好在厂里原来的一些老师傅可能还在,或者能找到。

我们必须尽快动手,鬼子恐怕很快会反应过来,空中威胁很大。”

“放心吧!”王旅长道,“师长已经下令了,全力保障兵工厂设备的拆卸和运输!需要多少人手都给!争取三天内,把最重要的设备先运走!”

晨曦透过厂房屋顶的破洞和窗户照射进来,在布满油污的地面上投下道道光柱,光柱中尘埃飞舞。

机器们静静地沐浴在这新生的光线中,仿佛沉眠的巨兽即将被唤醒。

方东明站在光柱里,看着眼前这片凝聚着工业力量的钢铁丛林,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责任感。

这些机器,将是八路军军工事业的脊梁,将是无数战士生命的保障,将是射向敌人更加炽烈的火网之源。

“太好了……”他再次喃喃自语,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灿烂的笑容,“咱们的兵工厂,真的要鸟枪换炮了!”

李云龙搂住他的肩膀,嗓门依旧洪亮:“走!东明!再看看还有啥好玩意儿!

王旅长,赶紧让炊事班送点吃的来,吃饱了好干活!等运回黄崖洞,老子要亲眼看着咱们自己造的炮弹堆成山!”

王旅长笑骂道:“就你狗日的急!”但脚下也不停,陪着两人继续向厂区深处走去。

没多久,他们就慢慢走进了厂房深处,堆积如山的原材料和半成品区域更是让方东明心跳加速。

成垛的铜锭、钢坯在昏暗光线下泛着沉甸甸的金属光泽,一桶桶尚未开封的切削油、润滑油整齐码放,角落里甚至还有不少封装好的轴承、砂轮、钻头等易耗品。

“发财了…这回真是发大财了…”李云龙拿起一块沉甸甸的黄铜锭,掂量着,咧着嘴,“这得造多少子弹壳啊!”

“不光子弹壳,”方东明拿起一块合金钢坯,仔细看着上面的标号,“这是造枪管的好材料!

还有这些,做引信、撞针都需要特种钢材…阎老西和小鬼子,真是给咱备了一份厚礼!”

王旅长大手一挥:“都是咱们的了!我已经让人严密看守,登记造册!一颗螺丝钉都不能少!”

就在这时,一名通讯员气喘吁吁地跑进来,立正敬礼:“报告旅长!总部急电!”说着将一份电文递给王旅长。

王旅长接过电文快速浏览,眉头先是微蹙,随即舒展开,甚至露出一丝惊奇的笑意。

他看完后,将电文递给方东明和李云龙:“老总们也在惦记咱们这点家当呢,还惦记着天上那十二个大家伙。”

方东明接过电文,李云龙也凑过头来看。电文是副总指挥和副总参谋长联署签发,直接发给方东明的:

“东明同志:欣闻成功夺取晋阳兵工厂,缴获大批机器设备,此役意义重大!

现另有一紧急任务交予你研判:你部所缴获之十二架九七式重爆击机,可否用于紧急转运兵工厂核心精密设备及关键技术人员先行返回根据地?

此举若能成功,将极大缩短设备重新投产时间,并减少陆路运输风险及敌空袭威胁。

望你基于飞机性能、载重、航程及当前机场条件,立即予以评估并速复!总部。”

用轰炸机运机器和设备?

这个大胆的想法让方东明和李云龙都愣了一下。

李云龙首先咋舌:“用那铁鸟儿运机器?这…这能行吗?那家伙肚子里能装得下这些铁疙瘩?”他指着旁边一台庞大的冲压机。

方东明却没有立刻否定,他眉头紧锁,眼神快速扫过厂房里的设备,大脑飞速运转起来,前世的知识和这一世对九七重爆的了解迅速结合。

“九七式重爆…”

他喃喃自语,目光变得专注而锐利,“最大载弹量约1吨,但那是挂载炸弹…如果拆除炸弹挂架,清空弹舱…理论上的有效载荷可以接近甚至略超1吨…航程…满载情况下,从晋阳到咱们根据地核心区域…约三百公里…油料应该够用…”

他猛地抬头,目光灼灼地看向王旅长和李云龙:“理论上可行!但只能运送最核心、最精密、相对轻便且不怕颠簸的设备!

比如那几台瑞士六角车床、德国精密铣床的核心部分、还有引信加工的小型精密机床!那些大型冲压机、热处理炉子想都别想,根本搬不上去,也超重太多!”

他语速加快,一边说一边比划:“我们可以优先挑选那些精度最高、我们最急需、陆路运输最容易损坏的精密设备,拆卸下核心部分打包固定。

还有,兵工厂里肯定有老师傅和技术骨干,也可以随机一起转移!这样一旦设备运到,立刻就能着手安装调试!

这比什么都靠马车牛车拉,快太多了!也能最大限度减少精密设备在长途陆路运输中的损坏!”

李云龙听得眼睛发亮:“他娘的!这主意好啊!天上飞过去,省时省力还安全!老总们就是厉害!”

王旅长也兴奋地一拍大腿:“对啊!怎么忘了这茬!咱们现在也有飞机了!我这就去让人挑设备,找老师傅!”

“等等!”方东明冷静地补充道,“王旅长,老团长,这事没那么简单。

首先,飞机满载起降对跑道要求高,晋阳机场的还好,但咱们根据地的就差多了,得立刻组织人手紧急抢修平整跑道,确保足够长度和硬度。

其次,拆卸设备需要时间,而且要专业,不能拆坏了。

第三,装机和固定是大学问,必须确保飞行途中不会移位损坏飞机和设备。

第四,也是最关键的,我们必须争取制空权,或者至少确保航线安全。

鬼子吃了这么大亏,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的战斗机很可能来报复截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