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 第305章 老鹰离巢

第305章 老鹰离巢(2/2)

目录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标着“晋绥军防区”的模糊界线:“阎老西那边,有什么动静?”

“安静得很。”

王旅长啐了一口,“隔岸观火,巴不得咱们这把火烧得再旺点,最好把咱们自己烧成灰。拿下晋阳?他们怕是比鬼子还不乐意看到。”

这话说到了根子上。晋阳是块肥肉,更是山西的心窍。谁占了晋阳,谁就扼住了咽喉。

八路军若真靠血肉之躯强攻下这座坚城,展现出的力量和决心,足以让重庆和晋绥军坐立难安。

“他们不在乎过程多惨烈,只关心结果。”

师长的手指划过晋阳城墙的符号,“关心我们到底流了多少血,损耗了多少元气,还剩下多少力气应付接下来的事情。”

又一封电文送到,这次是晋绥军方面的正式通报,措辞客气而疏远,询问是否需要“友军提供些许粮弹援助”,并“关切”攻城进度,称“闻贵部攻势甚猛,心甚慰之,然亦忧伤亡过巨”。

王旅长看完,气得笑出声:“猫哭耗子!还粮弹援助?放他娘的狗屁!他们仓库里堆得发霉的子弹也不肯给我们一颗!这是探老子们的底细来了!”

师长沉默着。窗外,一声剧烈的爆炸震得窗棂嗡嗡作响,灰尘簌簌落下。远处的枪声爆豆般密集。

压力不仅仅来自正面的日军。背后的目光同样灼人,带着猜忌、警惕,甚至隐隐的恶意。这场仗,不光是打给鬼子看的。

“回电。”师长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瞬间压过了外面的炮火声。

译电员立刻拿起笔。

“致重庆:我军将士正浴血奋战,晋阳克复在即。唯敌凭坚城顽抗,战事惨烈,确需空中力量支援轰炸,盼速调派。”师长的语速平稳,毫无波澜。

王旅长猛地转头看他,张了张嘴,却没出声。他们哪里还有什么空中支援可盼?这话里的意思……

师长继续道:“致晋绥军:谢友军关切。我军伤亡虽重,决心更坚,必竟全功。

粮弹尚可支撑,唯战机稍纵即逝,盼贵部于侧翼加强戒备,以防敌流窜。”

译电员飞快记录完毕,转身跑出。

王旅长凑近几步,压低声音:“老首长,你这电报……”

“他们想探我们的虚实,想掂量我们的斤两。”

师长目光重新落回地图,铅笔尖重重地点在晋阳城中心,“那就让他们猜。让他们去琢磨,我们是真的伤亡惨重急需支援,还是胜券在握只是催促表态。

让他们去担心,我们打下晋阳后,兵锋下一步会指向哪里。”

他抬起头,看向王旅长,眼神锐利如刀:“至于机场里的东西,一个字都不能漏。那是我们自己的事,是我们的底牌,更是……”

王旅长愣了片刻,猛地一拍大腿,脸上露出豁然开朗又带着点狠厉的笑容:“高!真他娘的高!让那帮龟孙子猜去吧!抓心挠肝地猜!”

桌上的怀表秒针依旧不紧不慢地走着。

城内的枪炮声是他们最真实的回答。

………

另一边,机库内。

时间在机油味和急促的讲解声中快速流走。

方东明的声音在空旷的机库里回荡,盖过了远处隐约的炮火声。

他站在一架轰炸机的驾驶舱旁,语速快而清晰,将复杂的操作拆解成最直白的指令。

二十四名战士,连同挤在旁边的李云龙,眼睛死死盯着他的每一个动作,一种奇异的、远超他们学习速度的领悟力在他们眼中闪烁。

“油门缓推…保持方向…对,就这样!”方东明拍打着冰冷的机身。

令人惊讶的是,战士们随后进行的模拟操作和短暂的机库内滑行练习,竟异常顺畅,生涩感迅速褪去,仿佛他们早已接触过这些钢铁巨兽。

方东明知道,那份来自系统的“基础”已在他们脑中生根。是时候了。

他抹了把额头的汗,看向李云龙:“老团长,去告诉首长,老鹰已经就绪,可以离巢!”

“好嘞!”李云龙眼睛放光,转身就朝机库铁门冲去,脚步声在空旷中格外响亮。

方东明则对战士们一挥手:“别愣着!现在给它们装上‘铁花生米’!每人四颗,挂扎实点!”

战士们立刻行动,两人一组,奔向堆放在角落的航空炸弹。

沉重的100公斤炸弹需要协力才能搬动,机库里顿时响起金属摩擦的铿锵声和战士们用力的闷哼声。

没有人说话,只有粗重的喘息和短促的指令,效率高得惊人。

……

指挥部里,电话铃声尖锐响起。

王旅长一把抓起话筒,还没吼出“喂”,李云龙的大嗓门就炸响过来:“旅长!师长!老鹰收拾利索,能出窝了!”

话筒声音很大,一旁的师长听得清楚。两人对视一眼,都能看到对方眼中那一瞬间的难以置信和骤然绷紧的兴奋。

师长立刻接过话筒,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按计划行动!注意安全!”

“是!保证把‘花生米’准时送到!”李云龙吼了一声,挂了电话。

……

机库内,最后一颗炸弹挂载完毕。

方东明逐一检查过挂锁,确认无误。他深吸一口气,爬上自己的领头机,朝后方竖起大拇指。

沉重的机库铁门被战士们奋力推开,门外夜色深沉,跑道在微弱天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

十二架九七式重爆轰炸机引擎依次轰鸣启动,巨大的螺旋桨搅动着冰冷的空气,发出慑人的咆哮。

机舱内,每一张年轻的脸庞都紧绷着,眼神里混合着紧张、兴奋,以及一种被强行灌注的、近乎本能的操控感。

方东明的声音通过简陋的通讯设备传入每一架飞机:“跟紧我,保持队形。听我命令,出发!”

他率先推动油门,轰炸机开始滑出机库,驶向跑道。其余十一架飞机紧随其后,如同沉睡的巨兽苏醒,排成一道沉默而致命的阵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