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发一笔大财(2/2)
与此同时,在娘子关前线,方东明和孔捷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对娘子关的进攻。
陈旅长的指令已经下达了过来,命令他们两个团对娘子关发动进攻,并且给了他们仨天的时间。
方东明与孔捷对此也是兴奋了起来。
而在娘子关的小鬼子阵地上,藤田一郎深知局势危急,虽然尚未确切知晓八路的具体进攻部署,但他能感觉到大战随时可能爆发。
因此,小鬼子的防备森严到了极点。
关卡前,原本就布置好的铁丝网又加固了一层,壕沟也被进一步拓宽加深,沟底的尖刺在月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
碉堡和暗堡中的小鬼子士兵全神贯注,眼睛紧紧盯着前方,手中的武器随时准备击发。
两侧高山上的观察哨,每隔几分钟就会用探照灯来回扫视,试图发现任何可疑的动静。
小鬼子兵营里,士兵们不再像往常一样休息,而是严阵以待,枪支弹药摆放整齐,火炮也已调整好角度,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藤田一郎在指挥部里,不停地踱步,时而停下查看地图,时而询问各处的防御情况,他心中充满了不安,对于即将到来的战斗,他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而在16团和独立团的营地,方东明和孔捷正抓紧时间做最后的准备。
方东明看了看手表,时针已经快要指向凌晨6点,距离总攻时间越来越近。
他对孔捷说道:“老孔,时间差不多了,小鬼子这会儿肯定防备森严,但咱们也不能退缩。
这次战斗,关乎整个正太路破袭战的成败,只许胜不许败!”
孔捷用力地点点头,目光坚定地说:“放心吧,东明!咱两个团的弟兄们都憋着一股劲呢。小鬼子防备再严,咱们也能撕开个口子。”
随后,方东明召集各营营长,再次强调作战计划:“弟兄们,现在是凌晨快6点了,再过一个小时,也就是7点整,准时发动总攻。
侦察中队要趁着天明,悄无声息地爬上悬崖,给小鬼子来个突然袭击。
小鬼子经过以往的全神防备,身心肯定也是有所懈怠了,这是咱们最好的机会。
和尚,把你的步兵炮给老子拉出来,与独立团的那一门合并在一起,给老子狠狠地打,不要怕浪费炮弹,打下了娘子关,什么炮弹都回来了。
一营,在火炮开火后,立即对娘子关发起进攻,火力要猛,动作要快。二、三营,随时准备接替一营的进攻。
而在你们后面,独立团的同志也在时刻准备接替你们。都听明白吗?”
“是,团长!保证完成任务。”
因为娘子关的地形影响,每次投入进攻的部队无法超过200人,所以方东明和孔捷也只能采用最笨的添油战术。
添油战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无奈之举。
由于娘子关特殊的地形,狭窄的通道限制了大规模部队展开作战,每次能够投入进攻的兵力被局限在200人以内。
这就导致部队无法像在开阔地带那样,凭借大规模兵力的优势进行突击。
这种战术的缺点显而易见。
首先,逐次投入兵力,难以形成强大而集中的攻击力量,就如同往火里一勺一勺地添油,虽然持续不断,但火力和冲击力却远远比不上一下子将大量油料倾入。
每次进攻的200人部队,在面对小鬼子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密集火力时,承受的压力极大,很容易遭受重大伤亡。
其次,添油战术容易使部队陷入被动。
小鬼子可以从容地应对每一波进攻,集中火力进行阻击。
每一波进攻的间隙,小鬼子有时间重新调整防御部署,修复被破坏的工事,补充弹药,这无疑增加了后续进攻的难度。
而且,这种持续不断的小规模进攻,对于进攻方的士气也是一种考验。
如果连续几次进攻未能取得明显成效,部队可能会产生疲惫和畏难情绪。
但好在,使用这个战术的目的主要并不是想要逐渐消耗小鬼子的防御力量,以此取得突破口。
而是,将小鬼子的注意力给牢牢的吸引在正面战场上,从而让侦察中队有机会从悬崖上攀登上去,给小鬼子的背后重重一击。
届时侦查中队就可以与正面的进攻部队形成相互呼应,从而一举拿下娘子关这个重要的战略要地。
要知道娘子关是晋冀咽喉要地,大量战略物资囤积在此,以保障其部队军事行动的需要,包括武器弹药、燃油、粮食、被服等。
而且正太铁路是连接晋冀的重要交通线,娘子关作为铁路枢纽,必然会有大量物资在此集散、中转,这就容易造成物资的滞留。
所以说,打下了娘子关,他们八路很有可能就可以发一笔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