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瞧好了,别眨眼(1/2)
“东洋旗,挂猪圈,方团长一炮崩上天……”
日头偏西时,招兵桌前的花名册已写满三页。
吕志行擦着额角的汗,忽然瞥见个戴瓜皮帽的老人领着个少年挤过来。
老人从怀里掏出个蓝布包,层层打开,露出半块发霉的饼子:“这是俺孙子去年藏的干粮,鬼子来的时候,他娘就是为护这口吃的……”
老人声音哽咽,少年却挺起胸膛:“俺能扛枪!”
方东明接过饼子,指尖触到硬邦邦的麦麸。
想了想,从怀中掏出一块本来应该作为他晚餐的烤红薯,递了过去:“先垫垫肚子。从今天起,你就是咱16团的兵。”
少年攥着烤红薯的手微微发抖,忽然“扑通”跪下:“俺叫石头,俺爷说,跟着八路军,有盼头!”
“起来!”方东明提高嗓门,“咱八路军不兴这个!只要你肯跟着打鬼子,咱都是同志!”
石头红着眼圈站起身,紧紧握着那块烤红薯,仿佛握住了新生的希望。
方东明看着石头,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石头,咱16团就是你的家,以后咱们一起为你娘报仇,把小鬼子都赶出中国!”
石头用力地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这一幕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让更多人心中抗日的火焰燃烧得更加旺盛。
消息在桦林镇及周边村落迅速传开,如同星星之火,引发了燎原之势。
接下来的三日,每天都有大批青壮年怀着满腔热血,从四面八方赶来报名参军。
那场面,就像百川归海,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抗日力量。
其中,猎户张老汉带着三个儿子的到来格外引人注目。
张老汉身材魁梧,常年的打猎生活让他的皮肤黝黑而粗糙,眼神中透着坚毅。
他的三个儿子,各个身强体壮,继承了父亲的好身手。
他们背着猎枪,腰上别着磨得锃亮的匕首,大步流星地走到招兵处。
张老汉把猎枪往地上一杵,声如洪钟地说道:“方团长,俺们爷几个,在这山里打了半辈子猎,对这一带的山山水水,比自家炕头还熟悉。
俺们早就恨透了小鬼子,今天就想跟着您,为乡亲们出出气,把小鬼子都干掉!”
方东明见状快走几步迎上去,紧紧握住张老汉的手,热情地说:“张大哥,你能带着你儿子们来,那是对咱16团的认可!咱团正需要像您这样熟悉地形,又有本事的人!”
张老汉的大儿子虎子,拍了拍身上的猎装,自信满满地说:
“方团长,俺们打猎的时候,练出了一手好枪法,保证到时候能一枪一个,把小鬼子打得屁滚尿流!”
二儿子豹子也不甘示弱,接口道:“俺们还能给部队当向导,带着同志们在山里神出鬼没,让小鬼子摸不着头脑!”
小儿子狗子虽然年纪最小,但一脸的倔强,挥舞着小拳头说:“俺也能帮忙,别看俺小,俺有的是力气,保证不拖后腿!”
方东明笑着摸了摸狗子的头,说道:“好,你们都是好样的!从今天起,你们就是16团的战士了,咱们一起为了赶走小鬼子,保卫咱的家乡努力!”
在这三日里,像张老汉一家这样踊跃参军的人还有很多很多,让第16团都有些幸福的烦恼了。
最后经过择优招募,共计募兵800。至此,第16团也是完美的完成了第一步的工作。
随着择优招募工作的结束,第16团成功募得800新兵,可谓是兵强马壮,士气高昂。
就在众人沉浸在这份喜悦之中时,负责联络的战士匆匆跑来,对方东明报告道:
“团长,总部派来的200名老兵已经到营地外,正在等候您的指示。”
方东明一听,立刻精神抖擞,对身旁的吕志行说道:“政委,咱们去迎接一下这批老兵,他们可都是总部支援咱们的宝贵财富。”
两人快步朝营地外走去。
此时,营地外的200名老兵整齐列队,他们身姿挺拔,眼神锐利,历经战火洗礼的面容上透着一股坚毅。
虽然他们听闻过方东明的名号,知晓他带领一个营打出连续歼灭多支日军部队的辉煌战绩。
但心中难免有些怀疑,一个营究竟是如何做到这般壮举的?究竟是怎么样的一支部队才能做到这些?他们内心深处,隐隐都有一股想要一较高下的冲动。
方东明和吕志行来到队列前,方东明笑着说道:“同志们辛苦了!欢迎大家加入第16团!
从今天起,咱们就是一家人,一起为抗击日寇并肩作战!”
然而,老兵们的回应虽整齐划一,却透着一丝淡淡的矜持,并没有想象中的热情高涨。
方东明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但他并未在意,而是继续说道:“我知道大家对咱们团可能还不太了解,接下来的日子,咱们有的是时间相互熟悉。”
“是,团长!”
方东明接着说道:“咱们团目前有一营、二营、三营、重火力连和侦察中队。
你们这200位同志,接下来会分配到各个营连之中。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把咱们16团的战斗力提到更高。”
说完,他便开始根据各营连的情况和老兵们的特长进行分配。
一营分了60人,二营和三营各50人,重火力连20人,侦察中队20人。
老兵们听闻分配方案后,便在引导下各自前往所属营连。
当这些老兵踏入各营连时,一股微妙的气氛悄然蔓延开来。
此刻,两名老兵跟着一名战士来到属于一营二连五排三班的训练区域。
“李班长,这是分到你们班的同志。”
在攻打谷县受伤的李二牛此刻已经伤愈归队,并因为四营扩编为第16团,而成为了一个班长。
现在正带着新兵们进行持枪姿势的训练,听到动静转过头,看到两名老兵,咧嘴笑道:
“欢迎两位同志加入咱三班!以后咱就是一起扛枪打鬼子的兄弟了!”
两名老兵回以微笑,其中一个高个子老兵说道:“以后还得多仰仗同志们照应。”
李二牛大手一挥,说道:“别客气,都是自家兄弟!来,入列!”
待两名老兵站定,李二牛清了清嗓子,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李二牛看着面前整齐站列的战士们,目光炯炯,大声说道:“同志们,既然两位新同志加入咱们三班,我就跟大家唠唠。
我李二牛加入八路军的时间其实并不长,也就两个月。但我运气好啊,从一开始就跟着咱们团长。”
他轻轻抚摸着手中的三八大盖,眼中满是自豪:“就靠着这杆枪,我已经杀了五个小鬼子!
每次干掉一个,我就在这枪托上划一道。这五道划痕,就是我李二牛的军功章!”
新兵们听着,眼中满是钦佩,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