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清河记 > 第169章 赚山寨好汉并建功 设计谋西门破莱州

第169章 赚山寨好汉并建功 设计谋西门破莱州(1/2)

目录

诗曰:

人心险似川中水,世路曲如岭上云。

纵有机关千般巧,难敌忠义一寸真。

话说西门庆攻破登州,竖起“迎圣义军”大旗,山东各地豪杰纷纷来投,不数日间,军士已达三千余人。这一日,西门庆正在府衙与众人商议攻防之策,忽有探马来报:“吕文达已逃至莱州,欲借兵反攻登州。莱州守将王能闻我义军声势,一面加固城防,一面上报朝廷,还联络当地豪强‘坐山虎’赵熊,欲图抗拒义军。”

西门庆闻言,眉头微蹙,问众人道:“这赵熊是何来历?”

赵德柱起身答道:“将军有所不知,这赵熊本是登州一屠户,因与人争利,犯了人命,逃至莱州东南卧虎山落草。此人膂力过人,使一柄六十斤重鬼头刀,手下有五六百喽啰,更兼两个得力干将张虎、张彪,皆是能征惯战之辈。往日与官府井水不犯河水,如今竟与王能勾结,想必是得了什么好处。”

牛天罡拍案而起:“管他什么坐山虎卧山虎,待俺老牛率一队人马,踏平他那鸟山寨!”

法明禅师合掌道:“阿弥陀佛,牛施主且慢。那卧虎山易守难攻,若强攻硬打,纵能取胜,也必损兵折将。老衲听闻赵熊与张虎、张彪虽为结义兄弟,近来却因分赃不均,颇有嫌隙。若能使其自相残杀,可不战而胜。”

西门庆点头称是:“禅师所言极是。仁兴,你可有良策?”

白仁兴捻须沉吟片刻,道:“倒有一计。可先派人混入山寨,散布流言,说赵熊私藏财宝,欲独吞近日劫得的银两。张虎、张彪必生疑心,我等再施反间之计,令其火并。”

西门庆大喜,当即唤来水生子与芦里漂,吩咐道:“你二人扮作客商,明日押送五车粮草,故意从卧虎山下经过。若遇劫掠,不必抵抗,只求见寨主献上粮草,趁机探查山寨虚实,并散布流言。”

二人领命而去。

秋阳斜照卧虎山,山道上五辆粮车轱辘碾着碎石,“吱呀”声在谷中荡得老远。水生子裹着件半旧短褐,斜倚在头车辕上,手里把玩着枚铜哨,时不时朝车斗里瞥一眼——那粮袋故意敞着口,黄澄澄的粟米露在外头,连车底都虚掩着两袋银子,明晃晃勾人眼。

“慢些走!”他忽然朝车夫喊,声音故意提得高,“这袋米要是颠漏了,咱们可赔不起!”一旁芦里飘会意,悄悄让随行十几个汉子散开,有的靠在树旁擦汗,有的竟坐在路边啃干粮,活脱脱一副松懈模样。

没等半柱香功夫,山坡上“呼哨”一声锐响,七八十个喽啰举着刀枪窜出来,为首两个汉子生得一般高大,正是张虎张彪兄弟。张彪性急,提着流星锤就冲在前头,粗嗓门震得树叶乱颤:“此路是俺卧虎山的!留下粮车,饶尔等狗命!”

张虎跟在后头,手里开山斧按在腰间,目光扫过粮车又落回水生子身上,眉头皱了皱:“尔等是西门庆的人?”

水生子故意往后缩了缩,却又强撑着道:“大王差矣!这是送去莱州府的粮草,听闻大人们要起兵去收复登州,特令筹集的粮草。赵寨主若肯放行,日后必有重谢——只是……”他话头顿了顿,眼角瞟向张彪,“听闻赵寨主待弟兄们素来宽厚,怎的今日连押运的小喽啰都这般急?前几日在山下歇脚,还听见有弟兄抱怨,说上次劫了商队,赏钱还没分到手里呢。”

这话一出,张彪脸顿时涨红,刚要骂,张虎忙抬手拦住。他看水生子的眼神多了几分疑色,却也没戳破,只冷声道:“休要胡言!动手,把粮车及人全解押上山!”

水生子与芦里飘对视一眼,故意卖个破绽,假意拔刀抵抗,没两下就被喽啰按在地上。趁这上山功夫,水生子早把山寨入口的原木寨门、箭楼上的弩车,还有埋伏在林里的喽啰数量记了个清;芦里飘则盯着张虎张彪——见张虎眉头紧锁,张彪垂头丧气的模样,心里已有了四五分把握。

来到山寨大厅,赵熊端坐虎皮椅上,见二人面无惧色,怪问道:“你两个商人,见本大王为何不跪?”

水生子拱手道:“久闻大王威名,又知州府王大人招安去攻打什么迎圣义军,特来相投。这五车粮草,权当见面礼。”

“一派胡言!”张虎按捺不住道:“刚才还说是去莱州府军粮,现又改口是相投,分明是西门庆的人”。

赵熊瞪了张虎一眼道:“莱州军粮也是我的粮草,昨日里吕大人和王大人与我商议了,咱们下山招安,同去打下登州,五五分财,还任命为副将,岂不比在此山劫道快活?”

张虎还想争辩,张彪急急拉了他衣袖,示意静观其变。

赵熊大喜,命人设宴款待。席间,水生子见张虎、张彪坐在下首,面带不悦,便故意对赵熊道:“大王雄踞卧虎山,威震莱州,何不招兵买马,攻取州府,也学那刘豫做个皇帝?”

赵熊哈哈大笑:“你这商人倒会说话!本大王逍遥自在,何必做那劳什子皇帝?”

水生子压低声音道:“小人前日在登州,见西门庆军容鼎盛,已聚兵数千。大王若能与义军结盟,何愁大事不成?”

张虎在旁听了,忍不住插嘴道:“大哥,西门庆既破登州,兵锋正盛,我等与其为敌,不如...…”

话未说完,赵熊把酒杯重重一放,怒道:“二弟休长他人志气!我卧虎山险峻,纵有千军万马,又能奈我何?”

水生子见张虎面有愠色,心知计成,又对赵熊道:“大王若有意结盟,小人愿为引荐。只是...…”说着环顾左右,欲言又止。

赵熊这个老江湖,早已会意,挥退左右,只留张虎、张彪。水生子方道:“西门将军有话,若大王肯相助,愿以黄金千两相赠。只是须得秘密行事,不可令外人知晓。”

张彪疑道:“既结盟,为何要秘密行事?”

芦里漂接口道:“三位当家有所不知,那莱州守将王能已派人联络大王,若知大王与义军结盟,岂不坏事?况且...…”他故意瞥了张虎、张彪一眼,“西门将军特意吩咐,黄金只交与大当家一人,由大当家分配,以免人多口杂。”

赵熊听得黄金千两,眼睛一亮,连连点头:“西门将军考虑周详!本大王自有主张。”

水生子、芦里漂下山后,张虎、张彪回到自己寨中。张彪忿忿道:“大哥近来行事愈发独断,前日劫得银锭三千两,只分你我各二百两,余者尽入私囊。如今这千两黄金,怕又要独吞!”

张虎叹道:“三弟慎言!大哥终究是山寨之主。”

张彪冷笑:“什么山寨之主?当年立寨时说好有福同享,如今却这般行事。二哥,你我手下也有二百弟兄,何必要看他脸色?”

不说二张私下议论。且说水生子、芦里漂回禀西门庆,西门庆笑道:“此计已成一半。买买提、牛天罡听令!”

二将应声而出。西门庆道:“买买提率三百人马,伏于卧虎山东麓;牛天罡率三百人马,伏于西麓。待山寨火起,即刻攻山!”

又对白仁兴道:“白兄可修书一封,仿赵熊笔迹,约王能今夜三更袭我大营。再仿王能笔迹回书,许以重赏,令赵熊袭我后路。差精细人送与张虎、张彪。”

李老三笑道:“此计大妙!甚好,甚好!”

却说张虎、张彪正饮酒闷坐,忽有心腹喽啰送来密信。张彪展信一看,竟是赵熊写给王能的降书,先假投西门庆,约定里应外合,共破义军,若张虎、张彪不从,则绑缚二人任凭处置。

张虎看罢,气得须发倒竖:“好个无情无义的大哥!竟要拿你我性命换富贵!”

张彪咬牙道:“二哥,先下手为强!”

当夜二更,张虎、张彪各率心腹,悄悄围住赵熊住所。赵熊正盘点私藏金银,忽听门外喧哗,提刀出门,见二张带兵围住,怒道:“二位贤弟这是何意?”

张彪骂道:“背义小人!既要投靠官府,卖我兄弟,今日叫你难逃公道!”

赵熊听得莫名其妙,待要分辩,张虎已挺枪刺来。三人顿时战作一团。赵熊虽勇,怎敌二张合力?不过十余回合,被张虎一枪刺中大腿,张彪赶上,一刀结果了性命。

山寨喽罗见寨主已死,大多降了二张。正当混乱之际,山下忽然火把通明,买买提、牛天罡各率人马杀上山来。

张虎、张彪大惊,正要组织抵抗,忽见一人驰马上山,高呼:“二位英雄莫慌!西门将军特命我来接应!”

来的正是水生子。他勒马道:“西门将军知二位英雄杀了赵熊,为民除害,特命我前来相请。将军有言,若二位肯弃暗投明,必当重用!”

张虎、张彪相视一眼,自知势单力薄,皆道:“我等愿降!”

次日,西门升帐,张虎、张彪缚臂请罪。西门庆亲自解缚,道:“二位壮士深明大义,何罪之有?今后便是我义军兄弟!”

二人大喜拜谢。张彪道:“将军,我兄弟愿献上莱州城防图,以表忠心!”说罢呈上图本。

西门庆展图细看,但见莱州城防布置、兵力分配,皆标注详明,喜道:“得此图本,莱州唾手可得!”

正商议间,探马飞报:“刘豫派大将苟延喘,率兵五千,与黑莲教塞北双煞一道,已到莱州城外二十里下寨!”

众人闻言皆惊。苟延喘乃刘豫麾下名将,塞北双煞更是黑莲教顶尖高手。西门庆环视众将,沉声道:“敌军虽众,却有三处可破:其一,苟延喘与王能、吕文达各怀鬼胎;其二,黑莲教与我军有宿怨,必急于一雪前耻;其三,我军新得张虎、张彪二位壮士,熟知地理,更兼城防图在手。”

法明禅师合掌道:“将军明见。老衲听闻那塞北双煞练就一身毒功,交手时需格外小心。”

牛天罡摩拳擦掌:“什么双煞单煞,来了便叫他知道俺老牛的厉害!”

西门庆传令:“众将听令!李老与青萝守登州;朱天雄率水师巡防海域;董小平率漕帮兄弟后勤往来。其余众将随我进军莱州!”

却说苟延喘在大帐中与王能、吕文达相见。苟延喘倨傲道:“本将军奉圣上之命,特来剿匪。吕将军丧师失地,本当问罪,念在用人之际,暂留性命。”

吕文达心中不忿,却只得唯唯诺诺。王能陪笑道:“苟将军威名远播,必能旗开得胜。只是那西门庆诡计多端,不可不防。”

苟延喘冷笑道:“不过一群乌合之众,何足道哉!明日出兵,定叫他有来无回!”

塞北双煞中的老大哈元欢阴恻恻道:“苟将军莫要轻敌。我那师弟厉无常败在西门庆手中,此仇必报!”

老二哈元喜接口:“听说西门庆两个夫人是西域美人,擒来正好助我练功!”说罢怪笑不止。

次日,两军对阵。西门庆见敌军阵中,苟延喘居中,王能居左,吕文达居右,黑莲教众列于阵后。便对左右道:“彼军虽整齐,却各怀异心。谁愿出马挑战,探其虚实?”

买买提应声而出:“末将愿往!”拍马舞刀,直取苟延喘。

苟延喘阵中冲出一将,乃是副将马奎,喝道:“贼将休得猖狂!”挺枪相迎。战不三合,被买买提一刀劈于马下。

苟延喘大惊:“这黑汉好生骁勇!谁人与我擒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