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演武场英姿初展 义父青眼另相看(1/2)
诗曰:
藏锋敛锐隐真形,演武场中露峥嵘。
矫健初展惊虎目,攀阶更借恶风乘。
上回书道,西门庆曲意逢迎,磕头认父,成功攀附上清河县都头赵不立这棵大树。赵不立酒酣耳热之际,允诺教他真功夫,并让他次日一早到县衙班房报到。这一日,天刚蒙蒙亮,西门庆便早早起身。他换上了一身赵不立昨日随手丢给他的、半旧却还算干净的皂隶号衣,虽略显宽大,却掩不住少年人日渐挺拔的身姿。他对着耳房那面模糊的铜镜,仔细整理好衣襟,镜中那双幽深的眸子里,再无半分昨日的“憨厚”与“激动”,只剩下冰冷的平静与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
踏入清河县衙侧门的班房大院,一股混杂着汗味、皮革味和隐隐血腥气的肃杀之气扑面而来。院中空地,便是衙役们平日操演练武之所。此刻已有七八个精壮衙役在活动筋骨,或打熬力气,或演练拳脚,呼喝之声不绝于耳。他们见一个面生的半大少年穿着号衣进来,纷纷投来或好奇、或轻蔑、或审视的目光。
赵不立正坐在廊下一把太师椅上,跷着二郎腿,捧着一个紫砂壶啜饮早茶,身边围着两个心腹衙役。见西门庆进来,他随意地抬了抬眼皮:“来了?先跟着他们活动活动筋骨,热热身。”语气平淡,显然并未太将昨日收的“义子”放在心上。
“是,义父。”西门庆恭敬应道,垂手站到一旁,默默观察着场中衙役们的动作。这些衙役练的多是些粗浅的拳脚和合击之术,讲究个力大身沉,气势凶猛,但在西门庆这受过周剑啸师父正规启蒙的人眼中,却显得破绽百出,空有蛮力,缺少章法。他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
活动片刻,赵不立放下茶壶,起身走到场中。他今日似乎心情不错,指着西门庆对众衙役道:“这小子,西门庆,老子新收的干儿子!听说在老家练过几天把式。来,庆儿,给大伙儿露两手!让老子看看你那‘粗浅根基’到底有几斤几两!”
众人目光齐刷刷聚焦在西门庆身上,带着看好戏的戏谑。一个叫王魁的衙役,生得膀大腰圆,是赵不立手下的头号打手,更是嗤笑一声:“哟,干少爷要下场了?可别闪着小腰!要不要哥哥我让着你点?”
西门庆仿佛没听见王魁的嘲讽,上前一步,对着赵不立躬身一礼:“义父有命,小子献丑了。”他声音清朗,不卑不亢。随即脱去略显碍事的号衣外衫,露出一身虽单薄却已初显线条的精悍肌肉。他深吸一口气,凝神静气,摆开了周剑啸师父当年所授“太祖长拳”的起手式——“丹凤朝阳”!
起手式一拉开,西门庆整个人的气质陡然一变!方才的沉静内敛瞬间被一股勃发的锐气取代!身形挺拔如松,目光沉凝似水,一股虽不雄厚却异常精纯凝练的气息自他身上散发出来!
赵不立本是行伍出身,眼力毒辣,一见这起手式,心中便是一动!这架势,绝非野路子!有门道!
只见西门庆身形一动,拳出如风!一招一式,清晰分明,法度严谨!“青龙探爪”、“黑虎掏心”、“金鸡独立”、“玉女穿梭”……他将一套“太祖长拳”使得虎虎生风!步法沉稳灵活,进退有据;拳掌开合之间,隐隐带着风雷之声;腰马合一,发力刚猛而不失圆转!虽因年少力弱,威势尚显不足,但那动作间的流畅、节奏的精准、以及对劲力收放的控制,已远超场中这些只知蛮力的衙役!
尤其是一招“回身拗步”接“蹬山打虎”,身形回旋如风,拳腿交击迅若奔雷,引得几个懂些门道的衙役忍不住低声喝彩:“好!”
赵不立那双环眼越瞪越大,脸上的漫不经心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惊讶与审视!他万万没想到,这个看似瘦弱的“干儿子”,竟有如此扎实深厚的武艺根基!这绝非“练过几天”那么简单!没有名师指点,没有数年苦功,绝难有此火候!
一套拳打完,西门庆收势站定,气息微喘,额角见汗,但眼神依旧清亮。他对着赵不立再次躬身:“小子疏懒,技艺粗陋,让义父和诸位见笑了。”
场中一时寂静。那些原本带着戏谑的衙役们,此刻看向西门庆的眼神已多了几分凝重和忌惮。王魁更是脸色微变,收起了轻视之心。
“好!好小子!”赵不立猛地一拍大腿,哈哈大笑,声若洪钟,“藏得够深啊!这他娘的叫‘粗浅根基’?欧阳东那酸丁家里,还藏着你这块璞玉?”他大步走到西门庆面前,蒲扇般的大手重重拍在西门庆肩上,“好!根基打得牢!身法也够灵!是块好料子!比你王魁哥当年强多了!”他毫不客气地指着王魁说道。
王魁脸上有些挂不住,却不敢反驳,只得讪讪地笑了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