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战场局势变化(2/2)
桌上堆着三四份文书,内容各不相同。有说前线大胜的,有说东直门吃紧的。他等了一会儿,清悦的摘要才送到。
他打开一看,立刻让人把军机处老臣召来。几人进来后主张立刻反击,说这是乘胜追击的好机会。
康熙没表态,只把清悦那张纸递过去。老臣看完,迟疑道:“娘娘所言……也有道理。可若不出击,万一让贼众逃了呢?”
康熙摇头:“现在出城,等于把脖子伸出去让人砍。她看得清楚,敌人是在等我们动。”
他站起身,走到屏风前,拿起朱笔写下一道旨意:“各部坚守原防,只守不攻。凡擅自出击者,以违令论处。”
写完盖印,他又口谕一道:“传话给四阿哥,稳住补给,勿轻动。”
太监领命而去。康熙坐回椅上,对身边总管说:“以后前线急报,不必经军机处,直接送西耳房。乌雅主子那边也要随时通气。”
总管应下。康熙靠在椅背上,闭了会儿眼。但他没睡,手里还捏着清悦那张纸。
---
胤禛收到康熙口谕时,已是亥时初。
亲信带回话,一字不差。他听完点点头,把口谕记在布防图背面。然后叫来各队头领,重新分配任务。
“张府的人守北线左翼,徐府守右翼,王家队伍补中间空缺。李家火铳队分成两组,一组盯河道,一组备支援。”
众人领命。胤禛又下令:“粮草押运不停,今夜至少送三趟。热水灶全天开着,换岗的人必须能喝上热汤。”
安排完,他亲自去查库房。门锁得好好的,钥匙由兵部当值官员保管。他核对了账目,确认今日入库箭矢、火药数量无误,才离开。
回到帐篷,他发现桌上多了个木匣。打开一看,是清悦写的摘要复件。她用细笔在旁边加了一句批注:“寅时若有新动,必是主攻。”
他把纸收进怀里,走出帐篷。夜风冷了,巡逻的火把还在来回移动。
他沿着营地走了一圈,检查每一处岗哨。火铳队的弹药箱都封着,领头的校尉正在清点人数。他点头示意,没多说话。
最后一班岗交接时,他站在高处看着。北线方向安静下来,但河滩那边黑乎乎的,什么都看不清。
他转身回帐,拿起笔准备写今日记录。刚写下“亥时末,七路归建如常”,外面忽然传来脚步声。
亲卫进来报告:“四爷,北线又来消息,说河面有浮影,像是木筏。”
胤禛放下笔,站起身。他知道,真正的进攻要来了。
他下令:“通知各队,二级戒备升级为一级。火铳队前置三十步,弓手点火矢,等我下一步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