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平行世界(4)(1/2)
肖奈的高烧来得快,去得也快。休息了一天,他便恢复了那副清冷自持的模样,回到了课堂和实验室。只是,细心的人或许能察觉到,这位学神周身的气场似乎有了一丝微妙的变化——少了几分拒人千里的锐利,多了一点不易察觉的沉寂。
他没有再主动去找异憬,也没有就那晚实验室的争执和次日清晨的尴尬做出任何解释。他像是按下了一个暂停键,将所有汹涌的情绪都封存进了心底那个上了锁的“代码世界”。
而异憬,也恢复了往常的节奏。上课,去琴房,泡图书馆。他依旧温和待人,但那份温和之下,似乎也多了一层深思。他不再刻意避开与肖奈可能相遇的场合,但两人即便在走廊擦肩而过,也只是目光短暂相接,微微颔首,便各自移开,仿佛那场雨夜的冲突和病中的守候,都只是一场幻觉。
这种表面的平静,却比之前的暗流汹涌更让人窒息。像暴风雨前极度压抑的闷热。
贝微微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急如焚。她发现,自己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她希望那两个人好,希望他们能挣脱那些无形的枷锁,哪怕最终的结果与她无关。这种心情,早已超越了最初的仰慕或委屈,更像是一种对“美好”本身的守护。
她决定做点什么。
机会出现在一周后。学校举办一场小型的内部学术交流会,主题是“人工智能在传统文化保护与创新中的应用”。巧合的是,发言者名单里,赫然列着肖奈和异憬的名字。肖奈将介绍致一科技在古建筑数字化复原中的技术突破,而异憬,将阐述他关于古琴音律算法模型的最新研究。
交流会那天,小礼堂座无虚席。很多人都想亲眼见证,在经历了篮球馆风波和毕业典礼传闻后,这两位风云人物首次在公开场合的同台。
肖奈先上台。他逻辑清晰,言辞精准,展示的技术成果令人叹为观止。但自始至终,他的目光都停留在ppt或观众席的虚无处,没有看向台下某个特定的位置。
轮到异憬。他今天穿着一件浅灰色的中式立领衬衫,更衬得他气质清雅。他没有准备花哨的ppt,只是用平和的语调,配合着现场一段简单的算法演示,讲解着如何将古老的“减字谱”转化为机器可识别的指令,并让AI模拟出不同流派的演奏风格。
当他讲到兴起时,工作人员抬上了一架古琴。异憬微微一笑,对台下说:“理论或许枯燥,不如让我们感受一下,算法试图捕捉的,是怎样的灵魂。”
他坐下,屏息凝神,指尖落下。
这一次,他弹奏的不是肃杀的《广陵散》,而是清微淡远的《高山流水》。
琴音潺潺,如清泉石上流。没有炫技,没有激昂,只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宁静与诚挚。他微微垂着眼帘,长长的睫毛在灯光下投下柔和的阴影,整个人仿佛与琴音融为一体。
台下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沉浸在这空灵剔透的乐声中。
肖奈坐在第一排的角落,原本交叠放在膝上的手,不自觉地微微收紧。他看着台上的异憬,看着他在琴音中舒展的眉宇,看着他指尖流淌出的、与自己冰冷代码截然不同的温柔世界。一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有欣赏,有骄傲,有距离感,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被这美好深深吸引的悸动。
他忽然想起很久以前,异憬曾说过:“奈何,最好的代码,应该像一首好诗,或者一曲好乐,有它的气韵和灵魂。”他当时不以为然,认为效率才是终极追求。此刻,听着这琴音,看着那个沉浸在艺术世界中、散发着独特光芒的异憬,他好像……有点明白了。
琴音袅袅散去,余韵悠长。片刻的寂静后,掌声如雷动。
异憬起身致意,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台下,与肖奈的视线撞了个正着。这一次,他没有立刻避开。他的眼神清澈,带着一种刚刚演奏完的、未加掩饰的真诚,甚至……有一丝几不可察的、类似于期待的情绪?
肖奈的心猛地一跳。
交流会结束,人群开始退场。异憬被几个感兴趣的学生围住提问。肖奈站在原地,看着被人群簇拥的异憬,犹豫着是否要上前。就在这时,贝微微不知何时走到了他身边。
“肖师兄。”她轻声叫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