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我在八零搞事业 > 第105章 质量叩关

第105章 质量叩关(1/2)

目录

利通公司的试订单如同一剂强心针,让苏宁和陆信在特区的奔波充满了干劲。两百个指定款式的收纳篮,要求在一个月内交货,并且需要先通过他们指定的质检部门检验。

时间紧,要求高。苏宁立刻给槐花村发了加急电报,详细说明了款式要求、数量和最晚交货期限,并再三强调,必须严格按照她制定的精品组标准来制作,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完美无缺。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一边等待村里的货物发来,一边继续巩固与“南海礼品店”陈老板娘的合作,并尝试接触其他小型零售商,进一步摸清特区市场的脉络。苏宁利用【初级市场洞察】知识库,仔细分析从陈老板娘那里反馈的销售情况,发现带有独特纹样和实用功能的小件精品,确实更受游客和年轻顾客的欢迎。

她开始构思更多适合特区审美和消费习惯的新款式,并利用系统积分(现有510点),谨慎地兑换了一些【初级设计原理】和【色彩搭配基础】的知识碎片,试图将北方的粗犷质朴与南方的精致灵动更好地融合。

二十天后,槐花村发出的货物终于抵达特区火车站。陆信租了一辆三轮车,和苏宁一起将十几个大木箱运回了招待所。打开箱子,里面是码放整齐、用软草隔开的收纳篮。春苗娘她们显然尽了全力,手工一如既往地精湛,款式完全符合要求。

然而,还没等他们松口气,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了。

特区气候潮湿炎热,与北方的干燥截然不同。这批藤编制品在运输过程中,尽管做了防护,依然不可避免地吸收了一些水汽,摸起来不如在北方时那样干爽硬挺,个别篮体甚至出现了极其微小的形变,不仔细看看不出来,但对于要求严格的利通公司来说,这很可能成为被拒收的理由。

“怎么办?如果就这样送检,很可能通不过。”陆信拿起一个篮子,眉头紧锁。他深知这次试订单的重要性,不仅是眼前的利润,更关系到能否打开利通公司这条重要的渠道。

苏宁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她用手指细细感受着藤条的湿度,大脑飞速运转。【初级材料学】的知识告诉她,天然藤条具有吸湿性,这种程度的受潮虽然不影响使用,但确实会影响外观和手感,不符合“高端工艺品”的定位。

“不能直接送检。”苏宁果断道,“我们需要先做处理,让它们恢复最佳状态。”

可是,如何在不损坏藤条的前提下,快速、均匀地去除多余湿气,并恢复其挺括的形态?传统的晾晒在特区潮湿的空气里效果甚微,而且时间来不及。

苏宁立刻将意识沉入系统商城。关键词:“材料处理”、“除湿”、“定型”。

很快,几个选项跳出:

【简易物理除湿方案(适用于天然纤维):消耗积分80点。】

【低功耗材料特性微调(短暂效果):消耗积分150点。】

【环境模拟与快速干燥技术(超时代,权限不足,灰色)。】

第一个方案性价比最高,但效果未知;第二个方案效果可能更好,但积分消耗大,且是短暂的;第三个直接不可用。

时间紧迫,容不得太多犹豫。苏宁选择了【简易物理除湿方案】。

信息流入脑,提供了一套结合炭包吸湿、适度烘烤(需极其小心控制火候距离)以及利用特定角度通风的方案,并附带了如何搭建一个简易循环风道的示意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