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山雨欲来(2/2)
“还有,”苏宁补充道,“光我们自己准备还不够。我们得争取主动,把我们的‘理’先摆出来。”
“怎么摆?”
“明天,你去找一趟老支书。”苏宁建议道。老支书虽然退了,但在村里乃至公社都还有威望,为人也比较正直。“把咱们办作坊的前因后果,遇到的困难,尤其是马魁如何屡次刁难,以及我们现在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规划,原原本本跟他汇报一下。不求他直接出面对抗马魁,但至少要让明白人知道,我们是在干什么,是谁在阻碍集体发展。”
“对!老支书是个明白人。”陆信眼前一亮,“有他了解内情,关键时刻或许能说句公道话。”
“另外,”苏宁压低了声音,“这封匿名信……送信的人或许没有恶意。但这会不会也是马魁的计策?故意吓唬我们,让我们自乱阵脚?或者,这背后真的有第三股力量?”
她再次想到了那个“异常重生者”的警报。这封信的出现,太突兀了。是友军的警示,还是敌人的迷魂阵?
陆信沉吟道:“不管是不是计策,我们按最坏的情况准备总没错。至于第三股力量……”他摇摇头,“现在顾不上深究,先渡过眼前这一关再说。”
这一夜,陆信家的煤油灯很晚才熄。夫妻二人仔细推敲着每一个可能被攻击的细节,商讨着应对的策略。山雨欲来的压抑感,让他们毫无睡意。
第二天,槐花村表面依旧平静。作坊工地上,工匠们在为最后封顶做准备;各家各户里,妇女们依旧飞针走线,编织着希望。但一股无形的紧张气氛,已经在核心的几个人中间弥漫开来。
陆信一早便去了老支书家,闭门谈了很久。出来时,他脸色稍缓,显然老支书那里获得了一定的理解甚至支持。
苏宁则召集了春苗、英子、赵老憨、王老五等骨干,没有透露县里可能来检查的消息,只是强调为了将来作坊管理更规范,需要完善一些手续。她耐心解释着记录出工、明确物资来源的重要性,大家虽然觉得有些突然和麻烦,但出于对苏宁和陆信的信任,都纷纷表示配合。
账目被重新整理,每一笔钱款去向都附上了简单的说明和经手人画押;一份厚厚的“志愿建设记录”开始形成,密密麻麻的名字和手印,是村民们支持的最好证明;甚至福伯都被请来,证明烧砖的土窑是废弃再利用,并未占用新的耕地。
大家都在默默地为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希望而努力着。
然而,就在第三天清晨,当薄雾还未散尽,村口果然传来了吉普车的引擎声。两辆绿色的吉普车,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驶入了槐花村,直接停在了生产队部门口。
从车上下来的,是几名穿着中山装、面色严肃的干部模样的人,为首的是一个戴着眼镜、神情倨傲的中年人。马魁早已等候在一旁,脸上带着谦卑又略带得意的笑容,快步迎了上去。
山雨,终于来了。苏宁和陆信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手心微微出汗,但眼神却异常坚定。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这场关乎命运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