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我是陈默,竟然穿越成了李世明 > 第22章 微服暗访民生艰

第22章 微服暗访民生艰(1/2)

目录

朝堂上惊雷滚滚,长安城的坊市间却已悄然恢复了几分生气。新帝登基,突厥退兵,加上朝廷开仓放粮、宣布减免赋税的消息传来,让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看到了一丝希望。

然而,李世民深知,朝堂上的争论只是开始。真正的民生疾苦,隐藏在深宫高墙之外。他要亲眼看看,自己治下的长安,究竟是何模样。

翌日清晨,一驾不起眼的青布马车,在几名便装侍卫(乔装的玄甲锐士)的护卫下,悄然驶出宫城。车内,李世民换上了一身普通的深青色圆领袍衫,头戴幞头,如同一位游学的士子。陪伴他的是同样便服的房玄龄和杜如晦。

“陛下…公子,”房玄龄低声道,“此行风险…”

“玄龄不必多言。”李世民摆摆手,目光透过车帘缝隙,投向逐渐喧嚣的街市,“不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如何能知民间疾苦?如何能定安邦之策?”

马车穿过繁华的东、西两市。这里确实恢复了营业,绸缎庄、酒肆、米铺林立,行人如织。但仔细观察,便能发现端倪:绸缎庄前顾客寥寥,伙计无精打采;米铺前排着长队,价格却比登基前又涨了一成;酒肆中多是穿着体面之人,底层百姓鲜有光顾。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小心翼翼的复苏气息,根基依旧脆弱。

“米价又涨了…”杜如晦看着米铺前的长龙,眉头紧锁,“国库放粮,杯水车薪。豪商囤积居奇,才是根源。”

李世民默默点头,未发一言。

马车驶出繁华的市区,拐入城南偏僻的安善坊。景象陡然一变!低矮破败的土坯房密密麻麻,污水横流,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气味。衣衫褴褛的孩童在泥地里追逐,瘦骨嶙峋的老人蜷缩在墙角晒太阳,眼神麻木。路边不时可见用破席裹着的尸体,无人收敛。

一个简易的粥棚前排着长长的队伍,大多是面黄肌瘦的妇孺老人。负责施粥的是几个穿着朴素僧袍的和尚和一个穿着洗得发白官服的小吏。

“停车。”李世民低声道。

他带着房玄龄、杜如晦,如同寻常路人般走近粥棚。那粥稀得能照见人影,几乎就是米汤。领到粥的人,也多是默默地蹲在路边,小口啜饮,脸上看不到多少喜色。

“老人家,这粥…能吃饱吗?”李世民蹲在一个捧着破碗、小心翼翼喝粥的老汉身边,温和地问道。

老汉抬起浑浊的眼睛,看了李世民一眼,见他穿着体面,以为是富家公子,叹了口气:“公子说笑了…这哪是粥,这是吊命的水啊…官府放粮少,僧爷们心善,搭个棚子,一天就这么一顿稀的…能吊着口气,不饿死…就算老天爷开恩了…”说着,剧烈咳嗽起来。

“官府不是开了义仓放粮吗?”李世民追问。

“义仓?”旁边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忍不住插嘴,带着哭腔,“那点粮食,还不够那些里正、胥吏层层克扣的!到我们手里,能有几粒米?听说新皇上登基了,是个好皇上,免了赋税…可…可我们没地啊!免不免税,跟我们这些流民…有啥关系?”她怀中的孩子饿得直哭,声音微弱。

李世民的心被狠狠揪了一下。均田制!必须尽快推行!让这些无地的流民,真正拥有安身立命之本!

“公子…行行好,给点吃的吧…”一个瘦小的孩子伸出脏兮兮的手,拉住了李世民的衣角,眼中满是乞求。

李世民心中一酸,正欲让侍卫拿些干粮。

“滚开!小叫花子!别冲撞了贵人!”一声厉喝传来!只见一个穿着皂隶服色、满脸横肉的汉子,带着两个帮闲,骂骂咧咧地走过来,一脚将那乞讨的孩子踹开!

孩子惨叫一声,摔倒在地,手中的破碗也摔碎了,仅有的几滴米汤洒在泥地里。

“住手!”李世民勃然变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