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辅警黎明 > 第134章 驱狼北狩与静水流深

第134章 驱狼北狩与静水流深(1/2)

目录

丧尸爆发第十年,公元2036年8月18日,星期日,上午。

地点:湖南省长沙市,世安军华南大区磐石军政总部大楼,顶层观景阳台。

入秋的晨风,已褪去了夏末的燥热与粘稠,裹挟着湘江的水汽和远处山林的清冽,穿过高耸的合金壁垒,掠过下方秩序井然的城区,最终拂上高达百米的大厦顶层。这风带着一丝初寒的锋锐,吹动着李峰身上那件深灰色的立领军装常服下摆,猎猎作响。末世十年的气候变迁愈发诡异莫测,夏天似乎被压缩,而秋冬则被拉长、冻结,一年冷过一年,仿佛星球本身也在哀悼这场席卷全球的死亡盛宴。

李峰独自凭栏。阳台极其宽阔,由高强度的防弹玻璃和无缝合金框架构筑成半封闭的穹顶空间,视野无垠。下方,是如同棋盘般被“磐石”秩序重新规划的钢铁丛林——宽阔的主干道如同动脉,高效运转的磁悬浮轨道车无声滑过;经过加固改造、窗明几净的高楼如同堡垒;规划整齐的能量塔散发着稳定的微光;远处隐约可见的“嘉禾”农场巨型穹顶,折射着初升朝阳的光芒。秩序,冰冷而高效,是这片土地上唯一的法则。

而在更远的视野尽头,巨大的“岳麓壁垒”如同沉默的钢铁山脉,蜿蜒起伏,将这片人类最后的喘息之地紧紧环抱。壁垒之外,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靠近壁垒的缓冲地带,曾经繁华的城市街区被强制清理,化作焦土与雷区,唯余钢筋水泥的残骸在荒草中倔强地探出头颅,如同大地溃烂后暴露的森森白骨。而在缓冲区之外,真正的荒野,则是被疯长的变异植物彻底吞噬的死亡乐园。墨绿色的藤蔓如同巨蟒缠绕着倾塌的摩天大楼外墙,爬山虎的变异种覆盖了废弃的街道和车辆,形成一片起伏蠕动的、生机勃勃却又死气沉沉的绿色“海洋”。那些在阳光下缓慢移动、步履蹒跚的活尸身影,星星点点地散落在这片绿色的坟场之中,如同海洋里漂浮的垃圾。它们对距离的感知似乎被扭曲了,对近在咫尺的壁垒威胁视而不见,只是遵循着某种混乱的本能,在藤蔓和废墟间漫无目的地徘徊。阳光照在它们身上,发出腐朽的微光。然而所有人都知道,当夕阳沉入那片绿色海洋的地平线,黑夜降临,这些看似无害的行尸,将会如同被激活的诅咒,蜕变成速度惊人、嗜血狂暴的夜魔。那时,壁垒之外,将是地狱之门洞开的景象。

李峰的目光,此刻并未投向那片危险的荒野,而是聚焦在壁垒内侧那宽阔的、直通外界的合金闸门附近。

几支风格迥异、却都带着末世粗犷野性的车队,正依次驶离“磐石”的钢铁怀抱。

?打头的是甘肃-宁夏张铁林的队伍:几辆改装过的东风猛士越野车开路,中间簇拥着两辆刷着土黄色沙漠迷彩、加装了重机枪塔的重型装甲运兵车,车身上喷涂着醒目的“西北联合开拓团”字样。尘土飞扬,带着一股黄土高原的粗粝。

?紧随其后的是河南陈枭的“黑水”车队:清一色的黑色涂装军用卡车和改装皮卡,车窗贴着深色膜,显得低调而精悍。每辆车的引擎盖上,都喷涂着一个狰狞的黑色狼头徽记。

?山东新任首领罗云山的车队则混杂一些:部分缴获自马占山残部的旧式装甲车,夹杂着几辆崭新的、由世安军半卖半送提供的“磐石-I”型轻型轮式步战车(去除了部分先进火控系统),车身上还残留着匆忙覆盖旧标识的痕迹,显得有些杂乱。但行进间秩序井然,显示出罗云山对这支新力量的初步掌控。

?河北赵立诚的车队最为“体面”:几辆保养得不错的末世前豪华品牌防弹SUV,夹杂着几辆涂装整洁、如同末世前礼宾车般的军用客车。车窗甚至擦拭得透亮,隐约可见里面穿着相对干净制服的人员。

?殿后的是东北韩振邦的车队:油漆斑驳的军用卡车居多,车厢敞开,满载着穿着翻毛皮袄、扛着长枪短炮、面相彪悍的汉子,几辆履带式装甲车殿后,发动机轰鸣震耳欲聋,带着一股关外风雪打磨出的蛮霸之气。

五支车队,代表着黄河以北五股桀骜不驯的力量。此刻,它们如同被安抚的猛兽,暂时收起了利爪,在主人的意志下,缓缓驶向北方那片更寒冷、更血腥的战场。

这几天,这五位在各自地盘上呼风唤雨的枭雄,被李峰“邀请”在长沙盘桓。他们参观了“磐石”军高度机械化的训练基地,观摩了舰队技术加持下的自动化武器生产线,目睹了“嘉禾”农场那近乎科幻的高产作物培育系统,甚至被安排体验了一次壁垒内部的“宁静”生活——干净的自来水、稳定的电力供应、井然有序的街道、物资充裕的市集……这一切都与他们治下资源匮乏、秩序混乱、危机四伏的北方城镇形成了地狱天堂般的反差。

临行前,李峰更是以“北狩军资”的名义,向每家额外赠送了足以装备一个精锐加强连的崭新制式武器(主要是自动步枪、轻机枪、火箭筒和配套弹药),以及一笔数额巨大的“特别经费”——包装精美的合金箱子里,装着澄澈透明的能量晶块(世安军发行的硬通货)、成箱的舰队特供压缩军粮和医疗包,甚至还有几箱在北方堪称奢侈品的合成蛋白粉和高效烟草。厚重而冰冷的质感,满载着赤裸裸的诱惑和无声的威慑。

看着车队消失在壁垒闸门外的滚滚烟尘中,李峰能想象到那些首领此刻的表情。张铁林会紧紧抱着箱子,如同抱着护身符;陈枭会不动声色地盘算着如何利用这批物资进一步巩固地位;罗云山会急于用这些“礼物”去收买新接手地盘上的人心;赵立诚会琢磨着如何倒手换取更多利润;韩振邦则会大笑着拍打箱子,然后把最烈性的酒分给手下。没有拒绝,只有笑纳。末世的现实,早已教会了他们“实惠”远比虚无的尊严重要。

然而,李峰嘴角却勾起一丝极淡的、洞察一切的弧度。他知道,车厢里那些看似恭敬、感激的面孔下,翻涌着各自的小心思。他们绝非愚忠的羔羊,而是挣扎求存、伺机而动的饿狼。他们比谁都清楚,李峰从未真正将他们视为平等的伙伴,更不会将他们那点家底纳入世安军的核心体系。他只是在利用他们,利用他们对毛熊南下劫掠的恐惧,利用他们内心深处对更多资源、更大权力的贪婪,将他们变成一道血肉筑成的屏障,挡在世安军北部疆界之外。用他们的血,去消耗毛熊伊万诺夫的力量,延缓甚至阻止那头盘踞西伯利亚的寒风巨兽南下的脚步。世安军得以喘息,得以消化日本的果实,得以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南方和海洋。

他们同样明白,如果真的让伊万诺夫那只贪婪的北极熊成功南下,吞并了北方,甚至兵临黄河,作为非世安嫡系、甚至带着“前朝”烙印的他们,下场只会比现在更惨。伊万诺夫不是李峰,他信奉的是更赤裸裸的弱肉强食和斯拉夫至上主义。在那头熊的眼里,他们这些黄皮肤的“前盟友”或“墙头草”,要么是未来的奴隶劳工,要么就是炮灰和实验材料。抵抗毛熊,并非完全为了世安军,更是为了他们自身及其族群的生存空间。李峰只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点燃了他们心中的危机感,为他们提供了必要的“棍棒”,然后指着北方说:“看,那里有威胁你们生存的狼群,去战斗吧!”他们挥舞着世安军打造的棍棒冲了上去,既保卫了世安军的后方,也为自己争取了时间和发展空间。这是一场彼此心照不宣的、基于冰冷现实利益的交易。

初升的骄阳越过高耸的壁垒,将温暖却不再炎热的光芒洒满阳台,也洒在李峰棱角分明的侧脸上,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辉。他微微眯起眼,享受着这一刻短暂的宁静与掌控全局的满足感。风带着凉意,吹动他的发梢,却吹不散他眼底那份深沉的笃定。

身后不远处,厚重的合金移门敞开着,通往灯火通明的顶层指挥大厅。在门口那片相对避风、光线稍暗的区域,李峰最核心的四大心腹——刘振东、王小虎、王志刚、陈默——正聚在一起,低声交谈。他们的目光偶尔掠过凭栏远眺的将军背影,更多的则是在彼此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和对将军手腕的惊叹。

王小虎最先按捺不住,他穿着一身合体的黑色作战服,抱着双臂,斜倚在冰冷的合金门框上,下巴朝着车队消失的方向努了努,声音压得低,却带着他特有的直率和不羁:“啧,老大这手笔,真他娘的大气!又是送枪送炮,又是塞金子塞烟!可我就是有点想不通……”他眉头拧起,带着一丝不解和隐约的不爽,“以咱们现在的兵锋,横扫北方那五个破烂山头,还不是手到擒来?干嘛费这老大劲又哄又捧又花钱,让他们顶着世安的名头去啃毛熊?直接把他们收了编,整个华夏不就尽在掌握?到时候要人有人,要粮有粮,打毛熊还是揍印度,咱自己说了算,多痛快!”

他的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底层军官和士兵的想法——简单、直接、崇尚绝对力量的碾压。末世十年,世安军从一个城市挣扎求存的孤军,发展成横跨大半个中国的庞然大物,靠的就是这股摧枯拉朽的铁血洪流。在王小虎看来,拳头大就是硬道理,将军的怀柔,显得有些……憋屈。

一直低头看着手中战术数据板的王志刚立刻抬起了头,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冷静,带着技术官僚特有的条理和务实。他没直接反驳王小虎,而是条分缕析地摊开数据:

“小虎,账不能这么算。”他指尖在数据板屏幕上划过,调出几幅图表,“横扫北方?地图上画个圈容易,但打仗打的是后勤命脉!”

他指着屏幕上一条代表后勤补给线的红色虚线:

“第一,距离。从我们华南核心区北上,直线距离超过两千公里。中间隔着秦岭、黄河天堑,还有大片被丧尸、变异兽盘踞的无人区。即使有‘磐石’铁路干线支撑,维持一条能支撑大规模作战的超长补给线和兵力投送走廊,需要投入多少资源?多少兵力驻守节点?”

屏幕切换,变成一张标注着密密麻麻红点的中国北部地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