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翼青重现,锋芒依旧(2/2)
不断有人速度慢下来,有人脸色煞白地冲到场地边缘呕吐,有人跑着跑着便一头栽倒在地,不省人事,立刻被候在一旁的医兵用担架抬下去。
李骁沉默地行走在跑道内侧边缘。
观察着每个人的步伐是否稳健,观察着他们脸上的表情是坚持还是放弃,在心中那本无形的名册上,或划掉名字,或默默记下一笔。
他注意到一名看起来年纪不大的士卒,脸色苍白得吓人,下唇已被咬破。
渗出的鲜血染红了他的牙齿,但他的眼神却有一种近乎偏执的疯狂,脚步虽然踉跄,却始终没有停下。
李骁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一瞬。
校场东侧,设立了不同规格的箭靶。
弓箭手考核区,固定靶是百步之外披着破烂皮甲的草人。
移动靶则是由数名辅兵用绳索拖曳着,在划定区域内不规则跑动的皮球。
速射靶则在五十步内,十个涂着红心的木牌依次快速竖起,间隔极短。
李骁亲自站在了这片区域。
他关注的,远不止是能否命中靶心。
他仔细观察着士兵开弓时身体的姿态是否协调省力,呼吸是否在箭矢离弦的瞬间保持屏息。
连续开弓时肌肉是否因为疲劳而颤抖变形,以及射出的箭矢,落点是否足够密集,显示出稳定的控制力。
一名肤色黝黑如铁,脸上刻满了风霜痕迹的老兵,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他使用的是一张接近三石的硬弓,弓臂以拓木与牛角复合而成,绷紧的弓弦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嘎”声。
他开弓的动作并不快,却稳如磐石,臂膀如同铁铸。
固定靶,箭矢带着凄厉的尖啸,箭箭穿透草人心脏位置。
移动靶,他的眼神锐利如鹰,能提前预判皮球的轨迹,弓弦响处,箭如流星,精准地钉入翻滚的皮球。
速射靶,他几乎不需要刻意瞄准,凭借的是千锤百炼形成的肌肉记忆,听风辨位,连珠箭发,“嗖嗖嗖”之声不绝于耳。
十面木牌的红心上,瞬间插满了颤动的白羽箭。
整个过程,他沉默如山,脸上没有任何得意之色,只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冷静和自信。
校场上爆发出震天的喝彩声,许多候选者都忘了自己在考核,看得目瞪口呆。
李骁走到他面前,目光平静地落在他脸上。
“姓名,原属何部?”
老兵收弓,抱拳,动作干净利落,声音沙哑却带着金石之音。
“回将军,卑职张五郎,原安西龟兹镇退役府兵,现为甘州团结营弓手。”
“安西精锐,为何退役后又入甘州军?”
李骁问道,语气平淡,却直指要害。
张五郎的眼底深处,闪过,难以捕捉的痛楚和漠然,他回答得简单直接。
“家里遭了马匪,什么都没了,除了拉弓射箭,不会别的营生。”
李骁看着他眼中,那深藏的悲伤和血与火磨砺出的坚硬,点了点头。
“即日起,你为翼青卫神射队队正候选,待最终核定。”
“诺!”
张五郎的声音没有太多激动,只有一种终于找到归宿般的沉稳。
另一边,横刀武士的考核同样激烈。
劈砍木桩,要求切口平滑,力求一刀断腕粗的硬木。
对抗演练则使用包裹了厚布,蘸了石灰的木刀,双方穿戴扎甲,在几名眼神锐利的老卒监督下进行。
重点考察步伐的灵活,发力的技巧,以及在电光石火间的临机应变能力。
李骁偶尔会下场亲自指点。
一名使刀风格凶悍狂猛的年轻军汉,力道刚猛无俦,每一刀都势大力沉,却失于灵巧变化,步伐也略显凌乱。
李骁示意监督的老卒暂停,接过一把包木刀,对那军汉道。
“攻过来。”
军汉大吼一声,如同猛虎下山,木刀带着恶风直劈李骁面门。
李骁不闪不避,直到刀锋及体前的刹那,才侧身微步,同时手中刀鞘如毒蛇出洞,精准无比地点在军汉持刀手腕的麻筋上。
军汉只觉半条手臂瞬间酸麻难当,劈砍的力道顿时泄了大半。
李骁随即旋身,用刀背在他空门大开的肋下轻轻一磕。
“战场上,你的敌人不会总是与你硬碰硬。”
李骁收势,声音沉毅。
“发力需留三分,脚步要活,眼睛要看准他的破绽,而非只盯着他挥来的兵刃。再来!”
年轻军汉甩了甩酸麻的手臂,若有所悟,再次攻上时。
动作果然收敛了之前的狂猛,多了几分谨慎和变化。
由独眼老兵主持,在一间特意寻来,窗户被厚木板钉死,仅靠一盏如豆油灯照明的昏暗营房内进行。
方式诡异而有效,直指人心深处。
候选者被单独带入,首先被要求直视一颗用石灰仔细处理过、面目扭曲狰狞,保留着临死前惊恐表情的吐蕃首级。
那颗头颅被放置在一个粗糙的木盒里,在昏暗的光线下更显恐怖。
有人面色不变,眼神平静。
有人瞳孔微缩,下意识地握紧了拳。
还有人喉咙滚动,不自觉地后退了半步,眼神闪烁不定。
这些细微到极致的反应,都一丝不落地映入了独眼老兵,那双浑浊却仿佛,能洞穿灵魂的独眼之中。
随后,在特意制造的巨大嘈杂环境。
刺耳的锣声,沉闷的鼓声,模仿战场厮杀的嘶喊声中,候选者需要在这片混乱的声浪里。
瞬间分辨出,独眼老兵发出的指令,并立即执行。
最考验人的,是极度疲惫状态下的拷问。
候选者在经历了,前面三关巨大的体力与精神消耗后,被带到独眼老兵面前。
老兵会提出一些看似简单,却处处暗藏机锋和陷阱的问题。
“若你的上官,命令你挥刀屠戮那些已弃械跪地,毫无反抗之力的吐蕃降俘,你待如何?”
“若你与同袍孤军深入,被困绝地,箭尽粮绝,外无援兵,你是屈膝投降以求生机,还是力战至死保全名节?”
“若军中有人与你素有仇怨,平日里多有龃龉,战场上他却深陷重围,命在顷刻,你救,是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