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哑女翻身:摄政王的掌心宠 > 第11章 北狄秘闻,毒经深究

第11章 北狄秘闻,毒经深究(1/2)

目录

瓷瓶在她掌心发烫,药汁青紫翻涌,瓶壁浮出的红纹像活了一样往她指尖爬。沈知微没松手,反而把瓶口往冷院墙根一按,灰烬“嗤”地冒起一缕白烟,药汁瞬间暗了下去。

她松了口气,指尖却一麻,右臂旧伤处泛起锯齿般的钝痛。昨夜引药入脉的冰蚕丝还缠在桌角,血丝干了,像条死蛇。

她没管,只把《百草毒经》摊开在桌上。书页泛黄,边角卷曲,中间一道裂痕横贯,像是被谁硬生生撕过。她用指甲轻轻刮了刮瓶壁残留的红纹,再对照书上某页的“引脉图”——七处重合,分毫不差。

“血脉追踪引……”她低声念着,忽然笑了一下,“谁给我下的套,反倒成了我的引路符。”

她从袖中抽出一根冰蚕丝,蘸了点指尖血,往书页上一处暗斑描去。那斑原本看不出字迹,血丝一碰,竟浮出三个模糊轮廓:“祭”“魂”“替”。

她盯着那三个字,忽然想起母亲棺木上那层灰。三年前她偷偷刮下来,藏在铁盒里,灰里混着一点银粉,和这字迹用的毒草汁液是同一种。

她没动,只把双鱼玉佩压在书页上。玉面微热,血纹顺着经文游走,最后停在夹页边缘——那里有一行极小的北狄古语,若不用血引,根本看不见。

她咬破指尖,血滴下去,纸面“啪”地裂开一道细缝,浮出半句:“血引归心,女承圣纹。”

她呼吸一滞。

这不是毒方,是命书。

她翻出母亲留下的银簪,簪头刻着一圈纹路。她把簪子压在书页上,纹路对上古语,严丝合缝。

“圣女祭祀符文……”她喃喃,“燃茉散不是毒,是‘通灵引’?”

她忽然想起昨夜春桃掌心的茧。那不是握刀磨的,是捧香炉练的。北狄选圣女,要焚茉莉,闻香不晕者,血脉纯;晕者,淘汰。可母亲死了,死在茉莉香里——不是因为晕,而是因为太清醒。

她猛地合上书,又翻开另一页。那里有一段隐文,写的是“混血者,可承圣位,然必遭焚心之劫”。她盯着“混血”二字,指尖发冷。

母亲是北狄人,父亲是大胤相国。她生下来,就是“混血者”。

可为什么会被选为圣女候选?又为什么被弃?为什么最后死在相府冷院,嘴里还说着“好香”?

她把玉佩贴回书页,血纹再次游动,显出更多字:“沈氏女,混血者,可承圣位,然必遭焚心之劫。若血脉未断,经可自启,图可自现。”

她瞳孔一缩。

“沈氏女”——不是姓沈,是沈家军的沈。

母亲不是相府娶来的外室,而是沈家军直系后裔。二十年前沈家军覆灭,不是全军覆没,是有人活下来,藏了血脉,换了命格。

她忽然想起春桃说的:“那个孩子,是抱错的。”

她不是沈家血脉?还是……她才是?

她没再翻书,只把冰蚕丝重新浸进瓷瓶。药汁已冷,但丝线一碰,瓶底又泛起微红,像心跳。

她闭眼,指尖在书页上划动,把所有线索串起来:

母亲是沈家军后裔,混血,被北狄选为圣女候选,却因“太清醒”被弃。她嫁入相府,生下自己。自己从小体弱,每月月圆发作,是“蚀脉蛊”作祟——慢性毒,需长期服药。而能掌控她饮食的,只有嫡母和贴身婢女。

可嫡母为什么要毒她?就为了那个“抱错的孩子”回来?

她忽然睁开眼,从药箱夹层抽出一张纸,开始画线。

线一:母亲→北狄圣女候选→被弃→嫁相府→生她→被毒杀。

线二:她→体弱→中蚀脉蛊→识毒→破毒经→激活隐文。

线三:双鱼玉佩→感应血脉→显地图→连密道→通太后寝宫。

她盯着线三,忽然停住。

玉佩为什么能感应血脉?因为它本就是血脉钥匙。

她翻出铁盒,倒出母亲棺木上的灰。灰里那点银粉,她一直以为是香灰,现在看,更像是骨灰混金粉——北狄圣女火化后,骨灰要混金粉封存,以防血脉外泄。

她把灰撒在书页上,再滴一滴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