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蓝翎箭·亡名惊(2/2)
我的目光下意识地落向急报使方才站定的地方。泥地上,昏黄的灯光下,静静躺着一支被他遗落的箭矢,半截没入松土。
鬼使神差地,我走上前,弯腰将它拾起。箭杆冰凉浸骨,尾羽洁白,正是镶蓝旗军中所用制式。
驿丞凑过来瞥了一眼:“哟,这杀才,东西掉了都不知道。姑娘给我吧,回头扔灶膛里烧了便是,军中物件,流落在外不好。”
我却下意识地将手缩回。“无妨,”我听见自己声音平静,“既是急报使遗失,或许日后还需查验,我暂且收着,若有人来寻,也好交还。”
驿丞愣了愣,随即无所谓地摆摆手:“一支箭罢了,谁还来找这个?姑娘愿意操心,那自然好。您这边请,厢房就在前头,小的给您引路,门轴有点涩,您多担待。”
就在我指尖摩挲过那冰冷的三棱箭镞时,一点极其细微的凹凸触感引起了我的注意。我顿住脚步,借着檐下那盏昏暗灯笼摇曳的光,凝神细看——
只见那锐利的铁质箭镞根部,靠近箭杆的连接处,竟被人用极精细的工艺,刻着一行细如蚊足、几乎与金属纹路融为一体的满文小字!
我屏住呼吸,侧过身,借着微弱的光线仔细辨认。
那是一个名字。
一个绝不可能、也绝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出现在一个镶蓝旗急报使箭镞上的名字!
——“hong?i”(弘时)!
已故的三阿哥!雍正帝亲手削宗夺籍、圈禁至死的儿子!
血液仿佛瞬间冻结。一支本该刻着编号或工匠标记的军中箭镞,为何会刻着一位已故皇子的名字?还是以这种隐秘的方式?
这箭,是旧时遗存,被人无意中使用?还是……刻意为之?若是刻意,将这名字刻于急报使的箭上,意味着什么?这急报……究竟要报的是什么?
“姑娘?”驿丞提着灯笼,疑惑地回头催我,“可是有什么不妥?这箭有什么不对吗?看着就是寻常箭支啊。”
我猛地攥紧那支箭,箭镞的尖锋几乎刺入掌心,冰冷的触感让我维持着最后的镇定。
“没什么,”我转过身,将手缩回袖中,指尖感受着那刻痕的轮廓,“只是看看这箭制式特别,像是精工所造,与我以往所见略有不同。”
驿丞不疑有他,呵呵一笑:
“军中的东西,都一个样儿,煞气重。您这边请,热水稍后就给您送来,夜里若听见什么响动,必是厩里的牲口,您莫惊。”
这绝不仅仅是一支箭。
这是亡者的名讳,刻在了通往京城的急报之路上。
腕间的北斗印记又一次灼热起来,与掌心冰凉的箭杆形成诡异的呼应。
今夜,注定无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