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内部总结会,坚守质量底线(1/1)
在12.1亿新增订单的庆功余热中,林辰并未沉浸于短期成果,而是迅速组织召开“质量整改与发展总结会”。会议选址在公司总部最大的会议室,墙上悬挂着两张对比鲜明的展板——左侧是14个月前质量危机时的“问题清单”(故障率1.2%、客户投诉35起\/月、复购率80%),右侧是如今的“成果数据”(故障率0.3%、投诉2起\/月、复购率92%、新增订单12.1亿)。来自生产、研发、采购、品控、售后等部门的核心骨干齐聚一堂,共同复盘这场历时14个月的“质量重生之旅”,更在总结中明确未来发展的核心准则。
会议伊始,林辰按下投影仪开关,屏幕上滚动播放着质量整改的关键时间节点:从去年11月北方社区反馈门禁低温故障,到成立专项小组锁定鑫源电子违约问题;从建立供应商黑名单、新增原材料抽检,到将低温测试时长从72小时延长至120小时;从北京朝阳区拿下首个一线城市订单,到广州荔湾区打开华南市场……每一个节点都伴随着具体的数据变化,直观展现着辰星科技的蜕变轨迹。
“14个月前,我们因一次供应商违约,陷入质量危机,客户投诉激增,订单几乎停滞;14个月后,我们的故障率从1.2%降至0.3%,这0.3%还是装配环节的轻微误差,核心硬件与气候适配故障已实现‘零发生’。”林辰的声音沉稳而有力,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员工,“复购率从80%提升至92%,新增订单从危机时的‘零增长’突破到12.1亿,更重要的是,我们从社区安防供应商,成长为能承接省级市政项目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这些转变,不是靠运气,而是靠我们守住了‘质量’这根生命线。”
他抬手指向墙上的“问题清单”展板,语气中带着几分凝重:“大家还记得吗?去年冬天,沈阳盛京花园的业主因为门禁误识别,在零下20c的寒风中冻了半小时;哈尔滨的社区物业因为设备频繁故障,差点终止与我们的所有合作。那时,我们失去的不只是订单,还有客户的信任。而现在,北京、上海、广州的客户主动追加订单,甚至愿意为我们的‘可靠’支付溢价,这背后,是我们用14个月的严格品控,一点点赢回的信任。”
品控总监随后补充汇报了最新的质量数据:“经过持续优化,目前我们的智能门禁系统已实现‘三重零故障’——北方低温环境零故障、南方高温高湿环境零故障、沿海盐雾环境零故障。上个月,我们对全国28个城市的42个项目进行了随机抽检,共检测设备1200台,仅发现4台存在轻微的装配线路松动问题,故障率稳定在0.3%,达到全球智能安防行业的顶尖水平。”他还展示了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报告,报告显示辰星科技的产品质量评分已超越3家国际知名品牌,位列国内行业第一。
在谈到未来规划时,林辰着重强调“坚守底线”的重要性:“短期利润可以放弃,比如我们当初花2000万召回设备,损失了眼前的收益,但保住了长期的品牌价值;规模扩张可以放缓,但质量标准不能降低,哪怕未来我们的订单突破50亿、100亿,‘供应商黑名单’‘原材料抽检’‘全流程测试’这三项核心品控措施,也绝不能打折扣。”
他特别提到即将参与制定的行业标准:“中国智慧城市产业协会已正式邀请我们牵头起草《智能安防产品质量管控行业标准》,这既是对我们的认可,也是一份责任。我们要把这14个月的品控经验,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标准,带动整个行业的质量提升。但在此之前,我们自己必须先做到‘标准之上’——别人的标准是‘合格线’,我们的标准要成为‘优秀线’。”
会议中途,曾参与沈阳盛京花园维修的售后工程师李师傅主动发言:“去年冬天,我在沈阳连续加班一周,帮社区修复故障门禁,那时业主看我们的眼神都是不满的。上个月我再去回访,业主王阿姨拉着我的手说‘现在的门禁真好用’,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未来,我会继续严格执行售后巡检标准,不让一台有问题的设备留在社区。”李师傅的话引发了在场员工的共鸣,不少人纷纷表示,会坚守岗位,守护好公司的质量底线。
会议最后,林辰带领全体参会人员宣读“质量承诺书”:“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严格品控为准则,不生产一台不合格产品,不交付一次不达标服务,坚守质量底线,恪守诚信原则,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行业树立标杆。”激昂的声音回荡在会议室,也深深烙印在每一位辰星人的心中。
此次总结会,不仅让团队更清晰地看到质量整改的成果,更坚定了“质量优先”的发展理念。会后,各部门迅速行动:采购部启动新一轮供应商评估,计划将A级供应商的合作门槛再提高10%;研发部成立“质量创新小组”,计划投入5000万研发更精准的自动化检测技术;生产部则制定了“零误差装配计划”,引入AI视觉检测设备,进一步降低装配故障率。
林辰站在会议室窗前,看着员工们斗志昂扬地离开,心里清楚:12.1亿订单只是起点,守住质量与诚信的底线,辰星科技才能在智慧安防行业走得更远、更稳。而即将牵头制定的行业标准,更让他坚信,未来的辰星科技,不仅能成为国内领先的企业,更能以高质量的“中国标准”,在全球市场赢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