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民心所向,气运如潮(1/2)
祭坛之上,张苍的声音如同携带着雷霆万钧之力,引动国运,搅动风云。
而与此同时,他宣读的每一句关乎民生、关乎秩序、关乎未来的祭文,正通过早已布置在咸阳各处的官吏宣讲点,以及墨家巧妙设置、形如巨大铜葵花、内部镌刻着扩音与定向传导符文的简易机关,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迅速传遍了这座庞大都城的每一个角落。
在咸阳西市,人头攒动。
一名站在临时搭建木台上的小吏,正声嘶力竭地复述着祭坛传来的声音:“……新垦良田,一百三十万七千六百亩!粮产增四成有五!”
一个满手老茧、皮肤黝黑的老农正扛着新买的曲辕犁走过,闻声猛地停下脚步,他不敢置信地抬起头,望着祭坛方向,浑浊的双眼瞬间湿润了。
他放下犁,朝着那个方向“噗通”跪下,用带着浓重口音的秦语哽咽道:“是真的!是真的啊!官府发的这新犁,轻省!家里那几亩薄田,去年多打了一石粮!娃儿们能吃饱了……苍天有眼,陛下圣明啊!”
他身边几个同样衣着朴素的农人感同身受,纷纷跪倒,口中念着含糊却真挚的感激之词。
在东城的工匠聚居区,低矮的屋檐下,忙碌的敲打声渐渐停歇。
工匠们侧耳倾听着那通过扩音机关传来的清晰声音:“……墨家机关,非独用于战阵,更利民生!造曲辕犁,省人力过半;制龙骨车,溉旱田千顷;改良织机,出布效率倍增……”
一个正在捶打铁器的老师傅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和烟灰,对身边的徒弟叹道:“听见没?咱这手艺,不只是打个刀剑!墨家先生们弄的那些东西,是真能帮到地里刨食的人!这世道……好像真的在变好。”
他望向祭坛方向,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光彩。更多的工匠放下工具,默默站立,一种身为“创造者”而非单纯“劳力”的尊严感,在他们心中悄然滋生。
在南来北往的商贾聚集的茶馆酒肆,喧闹声平息了。
商人们屏息听着:“……官道整饬,桥梁架设,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法行天下,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非虚言!”
一个来自齐地的绸缎商人对同伴低语:“以往走这秦地,关卡林立,税吏如狼,盗匪出没。如今你看这咸阳左近,道路平坦,治安井然,货物周转快了许多!这张大人推行的新政,于我辈商贾,实乃福音!”
他端起酒杯,朝着祭坛方向遥遥一敬。许多商人眼中都露出了精光,开始重新评估这片土地的价值与风险。
在寻常巷陌,普通百姓扶老携幼,站在街头巷尾,仰头听着那仿佛来自天际的声音。
当听到“库廪渐实,民无饥馑之忧”、“作奸犯科者,无所遁形;勤勉守法者,皆得其所”时,无数人眼中涌出了热泪。
他们不懂什么高深的国运、律法,但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碗里的粥稠了,夜里走路安心了,欺负人的恶霸被法办了。
这种最朴素、最直接的获得感,化作了最纯粹、最汹涌的情感洪流。
“陛下万岁!”
“张青天保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