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仿佛被踩了尾巴,立刻板起脸(2/2)
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然后便是压抑不住的激动议论!
“天佑大秦!天佑大秦啊!”
“若得此细盐,百姓之福,国家之幸!”
“顾丞真乃神人也!”
这一次的赞叹,远比刚才对于纸张的称赞要更加热烈和由衷!因为盐,是真正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东西!
嬴政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将方子传给李斯、冯劫等人传阅,沉声道:“众卿都已听到!此制盐之法,于国于民,关系重大!必须严格保密,尽快推行!”
接下来的时间,早朝彻底变成了“细盐项目立项研讨会”。君臣众人围绕着如何选址建坊(靠近盐源)、如何调配工匠、如何保密工艺、如何管理产出、如何定价销售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顾念一作为技术提供者,自然也参与其中,解答关于工艺细节的疑问。
原本庄严肃穆的朝堂,此刻充满了务实和激动的气氛。
当散朝的钟声最终响起时,许多大臣还意犹未尽,三三两两地讨论着细盐的未来。顾念一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她仿佛已经看到了雪白的细盐如同雪花般从新建的盐坊中产出,看到了百姓餐桌上更加美味的食物,也看到了自己积分账户上可能又一次的增长。
而嬴政,回到书房后,第一件事就是吩咐人取来一些现有的粗盐。他对照着顾念一献上的方子,想象着它们变成洁白细腻模样的情景,嘴角终于忍不住露出了畅快的笑容。
心中激荡良久,嬴政才缓缓压下那因“细盐”而澎湃的心潮。作为帝王,他深知越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越需要雷厉风行地推进,将蓝图化为现实。感慨与期待之余,他立刻恢复了那个冷静果决的统治者本色。
“赵高。”他沉声唤道。
“臣在。”赵高应声上前。
“传朕旨意。”嬴政目光锐利,语速快而清晰,“着即于河东郡安邑盐池(当时重要盐产地)、齐地琅琊(海盐产地)两处,选址兴建‘官盐精制坊’!由少府会同治粟内史、将作少府,即刻抽调精通工匠,按顾丞所献之法,筹建工坊,务必尽快试制出成品细盐!”
“坊内设盐监,由少府直辖,严控工艺流程,凡泄密者,以叛国论处!”
“制成之细盐,由治粟内史拟定章程,逐步推向市面,其价需平抑,务使利归朝廷而惠及百姓!”
“一应筹建费用、人员调配,各署衙需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他一口气将朝堂上商议的核心决策化为具体的诏令,条理分明,权责清晰。赵高屏息凝神,飞速记忆,不敢遗漏一字。
“唯!臣即刻拟诏,发往相关府署!”赵高躬身领命,快步退下安排。
处理完这桩大事,嬴政才觉得稍稍松了口气。他踱步到窗边,看着窗外咸阳宫的巍峨景象,心中规划的宏图愈发清晰:纸张革新文教,新粮夯实根基,精铁强兵利农,细盐富国惠民……这一切,都围绕着那个来自未来的小女子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