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浅浅的种地日常(2/2)
随行的助手和力夫们则在一旁安静等候,看着这位年轻的女官和他们的老农官头对头地研究着新奇的知识,脸上也充满了好奇。
阳光洒在两人身上,微风拂过青青禾苗(旁边田里种的),远处是巍峨的秦岭轮廓。在这片古老的皇家苑囿中,一场来自未来的农业技术,正通过一张纸和两个人的交流,悄然落地生根。
理论探讨完毕,接下来便是真刀真枪的实践。张禾虽然心中对那“亩产数十石”的说法仍觉匪夷所思,但陛下旨意和眼前这份前所未见的详尽“说明书”让他不敢有丝毫怠慢。他挽起袖子,露出精壮的手臂,对身后的助手和力夫们招呼道:“都听好了!就按顾大人方才指点的法子来!仔细着点,这可是陛下的要紧事!”
顾念一也兴致勃勃,虽然她是个四体不勤的现代人,但参与“历史性”的播种,怎能不亲手试试?她也学着张禾的样子,找了副粗布手套戴上,准备下场。
首先种植的是土豆。张禾亲自操刀,拿起一把磨得锋利的短刀,按照顾念一的要求,先在火上烤了烤刀身,然后用布蘸了点随行带来的浊酒擦拭,算是简易消毒。他拿起一个土豆种薯,仔细端详着上面的“芽眼”,然后小心翼翼地沿着芽眼分布下刀,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确保每一块上都带着一两个饱满的芽眼。切好的块茎被轻轻放入一个木盆中,由助手均匀地撒上细密的草木灰。
“大人,您看这样可行?”张禾拿起一块处理好的土豆块给顾念一看。
顾念一仔细看了看,点头道:“很好,芽眼保留完整,切口也蘸了灰。就这样。”
接下来是整地。力夫们使用着这个时代典型的农具——耒耜(一种类似铲子的翻土工具),在划好的田垄上刨出一个个深浅适宜的种植穴。顾念一注意到,这里的土壤确实肥沃,翻动起来并不十分费力。
“穴深约莫五寸即可,穴与穴之间间隔一尺半到两尺。”张禾在一旁指挥着,严格对照“说明书”的要求。
顾念一也拿起一把小号的耒耜,尝试着刨坑。看似简单的动作,做起来却十分吃力,没几下就觉得手臂发酸,刨出的坑也歪歪扭扭,远不如那些熟练的力夫。她不禁暗暗咋舌,古代农人真是辛苦。
坑刨好后,便是下种。顾念一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块蘸了草木灰的土豆块,芽眼朝上,轻轻放入坑中,然后用手将周围的细土覆盖上去,轻轻压实。
“每穴放一块就好,覆土不要太厚,稍微压实,利于出苗。”张禾一边自己熟练地操作,一边提醒着顾念一和其他人。
阳光渐渐变得炙热,顾念一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官袍的后背也有些汗湿。但她浑然不觉,全身心地投入在这片土地上,看着一个个土豆块被埋入肥沃的土壤,心中充满了播种的希望。
土豆种完,紧接着是玉米。玉米播种相对简单些,主要是控制间距。张禾让人用麻绳在田里拉出笔直的线,按照“行距二尺半,株距一尺半”的标准,用木棍在每个播种点做上标记。
“每穴点播两到三粒种子,出苗后再间苗,留最壮的一株。”顾念一重复着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