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大明诡医:我在红崖修天道 > 第182章 观星定归途

第182章 观星定归途(1/2)

目录

僻静的宫室如同华丽的鸟笼,虽无饥寒之忧,却处处透着无形的禁锢。门外的侍卫脚步声日夜不息,姚广孝那阴冷的目光虽未再现,却仿佛无处不在。沈墨深知,燕王朱棣的赏赐与庇护薄如蝉翼,随时可能因一念之差而碎裂。他们必须尽快找到回归之路。

连日来,他一边利用那些赏赐的珍贵药材调理自身和内伤未愈的王老五,一边苦苦思索对策。混元仪能量虽足,但跨越时空所需的远不止能量,更需要一个精确的“坐标”,一个连接两个时空点的“通道”。安顺地脉爆炸后的时空乱流早已平息,那个点的“印记”早已模糊不清,如何定位?

他将希望寄托于头顶的星空。古今时空虽变,但星辰轨迹、宇宙韵律或有恒常之处可循。若能找到此间星空与未来安顺的某种对应关系,或许能推算出大致的时空锚点。

古代星象学与历法计算成了他唯一能抓住的稻草。然而,深居宫禁,缺乏观星仪器,更难获取钦天监密藏的星图资料,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先生,您老是瞅着天,能瞅出啥来?”王老五腿伤渐愈,闲得发慌,看着沈墨每晚对着狭小窗户外的夜空发呆,忍不住问道。

沈墨摇摇头,叹道:“需知星辰方位,古今对应之妙,方可测算归途。如今困守于此,难啊。”

一直沉默擦拭断弩的哑童力忽然抬起头,比划了几个手势,又指了指外面。王老五看懂了,解释道:“他说,宫里肯定有管看星星、算日子的官,他们的书房里,说不定有先生要的图。”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如何潜入看管森严的钦天监衙门或相关官员府邸?

就在沈墨一筹莫展之际,转机却以一种意外的方式到来。

这日黄昏,一名小太监送来饭食后并未立刻离开,而是磨磨蹭蹭,似乎有话要说。沈墨认出他正是那日御膳房的钱公公手下的小徒弟。

“墨…墨先生…”小太监低着头,声音细若蚊蚋,“师父…师父让小的给您捎句话…”

“钱公公?”沈墨心中一动,“何事?”

“师父说…前日收拾旧物,偶然发现一本他师祖留下的…航海古本…上面有些稀奇古怪的星星图…他留着也没用…想着先生是读书人…或许…或许感兴趣…”小太监说得磕磕巴巴,眼神闪烁,显然极其害怕。

沈墨立刻明白了!这绝非偶然!定是那钱公公察觉了姚广孝对沈墨的敌意,又受了沈墨“安神药膳”的恩惠,处于一种既想讨好又怕惹祸的矛盾中。此举是想送个顺水人情,又不敢明着来,便用这种隐晦的方式,借小太监之手,将那没用的“古本”送来,既还了人情,将来出事也可推脱不知情。

“多谢公公美意,在下正需此类杂书解闷。”沈墨不动声色地接过那小太监从袖中摸出的一本用油布包裹、纸张发黄脆弱的旧书,塞过去一小块碎银。

小太监如释重负,银子都没敢细看,揣进怀里就慌忙溜走了。

沈墨回到内室,小心地打开油布。里面果然是一本极其古旧的航海日志式的册子,并非官方星图,而是一位前朝海商根据远洋航行经验绘制的星辰方位与季节关系图,其中不乏一些海外异邦的星象认知和奇特历法标注!这对于拘泥于中原传统星象体系的钦天监来说,确是“无用”的杂书,但对沈墨而言,其中蕴含的不同视角下的星空坐标,却是无价之宝!

他如获至宝,立刻沉浸其中。凭借现代天文学知识和混元仪强大的计算能力(他小心地引导其进行纯数学推演,避免其接触过多未知能量),结合这本异域星图,他开始了废寝忘食的演算。

地上铺满了写满算式的纸张,王老五和哑童力连大气都不敢出。混元仪屏幕上的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刷新,冰冷的电子音偶尔报出艰涩的参数。

“引入异星图坐标修正…”

“计算黄赤交角古今差异…”

“推演地脉爆炸点可能产生的时空涟漪效应…”

“模拟能量跃迁所需窗口期…”

过程极其繁复艰难,多次陷入僵局。但沈墨心无旁骛,将所有精力投入其中。

数日后的一个深夜,他猛地抬起头,眼中布满血丝,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算出来了!”

他大致推算出了一个能量相对稳定、可能通往安顺地脉爆炸后时空的窗口期,以及一个基于当前星辰方位反推的大致时空坐标!虽然依旧模糊,误差极大,但已是黑暗中唯一可见的微光!

“混元仪,能量是否足够进行此次跃迁?”沈墨急切地询问。

屏幕闪烁:“能量水平71%...理论上…足够进行一次定向不精确跃迁…但目标坐标误差率高达±37%...落点无法保证…风险极高…”

百分之三十七的误差!这意味着他们可能被扔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甚至可能是虚空之中!

但这是唯一的机会了!

就在沈墨咬牙,准备冒险一搏之时,宫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和兵器碰撞之声!

“不好了!走水了!藏书阁走水了!”有人在外尖声呼喊!

“快!快去救火!”侍卫的脚步声变得杂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