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雷霆万钧,极力护学。(1/2)
翌日,太极殿。
经历了昨日“科举”之议带来的巨大冲击与彻夜难眠的煎熬,许多官员,尤其是五姓七望一系的,脸上还残留着未能消散的惊悸与阴郁。
眼下的乌青透露出他们昨夜的辗转反侧。他们原本还心存一丝侥幸,如此颠覆祖宗成法的重大制度变革。
即便陛下乾纲独断,至少也需要时间与房玄龄、杜如晦等重臣反复商议细则,权衡各方利弊,总要拖上数月甚至更久。
这段时间,便是他们暗中串联、寻觅破局之机的宝贵窗口。
然而,龙椅之上那位帝王,用最直接、最凌厉的行动,彻底击碎了他们的幻想——朕,心意已决,一刻也不想等!
朝会刚一开始,例行的山呼万岁、君臣见礼的程序尚未完全结束,那股庄严肃穆的气氛还未沉淀,李世民便已肃然开口,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瞬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乃至呼吸都牢牢攫住:
“众卿,昨日所议开科取士,选贤任能,乃固本培元、关乎我大唐万世基业之头等大事,宜早不宜迟,宜速不宜缓。
朕决意,一个半月后,便于长安城,举行大唐首次科举,广纳天下贤才,不同门第,唯凭才学!”
他甚至没有给下方官员任何消化这句话的时间,更不给那些心怀异志者窃窃私语、交换眼神的机会,目光如电,骤然转向武官队列最前方那两位如同山岳般沉稳的悍将:
“秦琼!尉迟恭!”
“臣在!”两位虎将应声出列,甲胄铿锵,声若洪钟,仿佛带着战场上未散的煞气,震得文官队列中一些胆怯者心头一颤。
“朕命你二人,即刻从十六卫及北衙禁军中,挑选精干强悍、忠诚可靠之将士,组成巡察特使队伍,持朕旌节。
分赴山东、河北、江南、陇右等主要州府!”李世民语气铿锵,每一个字都如同战鼓擂响。
“此行首要之务,非为寻常巡查,便是要确保科举诏令畅通无阻,如同陛下亲临!确保天下有志之士子,无论其出身寒微还是高贵,皆能安然、准时、不受任何胁迫地抵达长安应试!
尔等所至之处,当明察暗访,若有地方官吏、豪强、乃至屑小之徒,胆敢阳奉阴违,阻挠士子报名参考,或散布谣言,动摇科考人心者——”
他刻意顿了顿,冰冷的目光扫过下方那些脸色骤变的世家官员,声音陡然转厉,带着凛冽刺骨的杀意,仿佛能将空气冻结:
“许尔等临机专断,先斩后奏,以儆效尤!务必给朕扫清一切牛鬼蛇神,为科举大典铺平道路!”
“臣等领旨!定不负陛下重托!必以雷霆之势,护我大唐选才之路!”
秦琼和尉迟恭轰然应诺,声震殿宇,那股从尸山血海中磨砺出的百战悍将的肃杀之气毫无保留地弥漫开来,让整个太极殿的温度似乎都下降了几分。
文官队列中,许多人都不自觉地缩了缩脖子,感到脖颈后泛起一阵凉意。
这道旨意,如同又一记九霄惊雷,毫无预兆地在朝堂之上轰然炸响!
太快了!太狠了!
陛下这不仅是要推行科举,更是要以雷霆万钧、泰山压顶之势,用最强的武力,最决绝的态度,为科举的推行保驾护航!
一个半月!连让各方势力反应、缓冲、博弈的时间都几乎不给!
还派出了秦琼、尉迟恭这等级别、堪称帝国柱石的猛将持天子旌节巡察,并赋予其先斩后奏的生杀大权!
这分明是预料到了他们必定会暗中阻挠,提前把所有的歪路、邪路都给堵死,甚至直接把锋锐无匹的刀架在了他们的脖颈之上,警告他们——谁敢妄动,人头落地!
五姓七望的官员们脸色瞬间惨白如纸,不见一丝血色,嘴唇不受控制地哆嗦着,却如同被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一个字也吐不出来。他们能说什么?
反对陛下派遣精锐将士护卫疆土、宣示皇权威严、保障朝廷核心政令畅通无阻?任何在此刻提出的反对或质疑的言辞,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甚至可能被立刻扣上“心怀叵测”、“意图阻挠国策”、“对抗皇权”的弥天大罪!那顶刻着“不臣”二字的帽子,谁也戴不起!
其他官员,包括一些中立派和出身中小家族的官员,也都暗自心惊,脊背发凉,深刻感受到了陛下推行科举那不容置疑的决绝之心与凌厉无匹的手腕。。
整个太极殿陷入了一种近乎凝固的、令人窒息的寂静,只剩下某些人粗重压抑的呼吸声和自己如擂鼓般的心跳声。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强硬到极点的部署打了个措手不及,仿佛能听到旧有秩序在脚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下朝后,杜远没有在长安城内的府邸多做停留,甚至未曾换下朝服,便径直策马,带着几名亲随,一路疾驰返回了已成为他重要根基之地的杜家村。马蹄踏过春日湿润的泥土,扬起细微的尘烟。
他目标明确,径直来到了如今已颇具规模、屋舍俨然、终日书声琅琅的金谷学堂。找到如今全面负责学堂具体事务、已褪去青涩愈发沉稳干练的魏叔玉(魏征之子)。
杜远言简意赅,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急迫:“叔玉,立刻鸣钟,召集所有学业有成、根基扎实、适合参加科考的学生,我有至关紧要的话要说。”
“是,杜公!”魏叔玉见杜远神色凝重而隐含激动,心知必有大事,不敢怠慢,立刻亲自前去安排。
“当——当——当——”清脆而悠扬的铜钟声在学堂上空回荡,打破了午后宁静的学习氛围。钟声就是命令。
很快,四十余名年纪在十六到三十岁不等、衣着大多朴素甚至带有补丁但眼神清亮、气质沉静的学子,带着些许疑惑和期待,迅速而有序地聚集在了学堂最大的礼堂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