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怒江东岸,反攻蓄势(1/1)
怒江渡口的晨雾还未散尽,周明远已站在临时搭建的了望塔上,举起望远镜望向对岸。怒江西岸的高地上,日军的碉堡如黑色礁石般嵌在崖壁间,铁丝网沿着江岸蜿蜒,炮口在晨光中泛着冷光——那是日军苦心经营半年的“怒江防线”,号称“东方马奇诺防线”。
“军长,宋希濂司令的指挥部来电,让您立刻过去开会。”通讯兵小跑着赶来,军靴踩在露水打湿的草地上,留下一串浅痕。周明远放下望远镜,转身时看到萧雨凤正带着护士给伤员换药,她胳膊上的绷带还渗着淡红色,却依旧动作麻利地给一个断腿战士包扎夹板。
“伤员情况怎么样?”周明远走过去,看着帐篷里躺满的战士,心里一阵揪紧。萧雨凤直起身,揉了揉发酸的肩膀:“大部分是外伤和疟疾,系统奖励的抗疟药还剩87支,压缩饼干够吃五天,但磺胺药快用完了——刚才沈小姐说,她已经联系了仰光华侨,会想办法通过秘密渠道送一批过来。”
前往第11集团军指挥部的路上,周明远遇到了汉斯。他正围着一辆刚运来的美式4谢尔曼坦克打转,手里拿着扳手敲敲打打,脸上满是兴奋:“军长!这坦克比潘兴还厉害,75毫米主炮能打穿日军的任何坦克,就是油耗有点大。”他指着远处的卡车队,“佟小姐从上海运来的汽油刚到,够咱们的坦克跑半个月!”
指挥部设在一座山神庙里,宋希濂正对着沙盘皱眉。看到周明远进来,他立刻招手:“明远,你来得正好。刚收到情报,日军第56师团在松山、腾冲、龙陵三地增兵,还修了大量地下工事,咱们的反攻计划得调整。”他指着沙盘上的红点,“松山是滇缅公路的咽喉,日军在那里修了个‘松山要塞’,光碉堡就有40多个,全是钢筋混凝土浇筑的。”
周明远俯身细看沙盘,发现松山的模型上标满了地道和暗堡:“司令,我们在商丘打炮楼时,用过硬攻加地道的战术,或许能试试。不过得先摸清日军的工事布局,最好派侦察兵过江去看看。”
“我正想让你负责侦察任务。”宋希濂递过一份地图,“你的部队刚从缅甸回来,熟悉日军战术,还有华侨和缅甸百姓的支持。三天内,我要知道松山要塞的详细布防,包括火力点、地道入口和弹药库位置。”
回到营地,周明远立刻召集会议。狗剩和杨三自告奋勇要带游击队员过江:“俺们熟悉丛林,还会说几句缅语,能混进附近的村子打探消息。”沈雨禾也举手:“我可以联系怒江两岸的华侨商号,他们经常和日军打交道,能拿到更准确的情报。”
当天夜里,狗剩带着五个队员,乘着竹筏悄悄过江。江水湍急,竹筏在浪里颠簸,他们趴在筏上,借着夜色的掩护,避开日军的巡逻艇。上岸后,他们钻进丛林,按照沈雨禾给的标记,找到一个华侨开设的药铺。
药铺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看到狗剩亮出的“华”字令牌,立刻关上门:“你们可算来了!日军在松山抓了很多老百姓修工事,每天都有人被打死。”他从床底下翻出一张草图,“这是俺偷偷画的,松山的主碉堡在山顶,
与此同时,沈雨禾在江东岸的华侨商号里,接到了仰光传来的密电。她拿着电报跑来,脸上带着激动:“军长!华侨游击队在腾冲附近发现了日军的军火库,里面有大量迫击炮和手榴弹,还截获了日军的换防时间表——他们每周三凌晨三点换防,是防备最松懈的时候!”
周明远看着手里的情报和草图,心里有了计划:“汉斯,你带坦克营在江东岸待命,等我们的信号一响,就用谢尔曼坦克的主炮轰击日军的前沿碉堡;步兵旅分成两组,一组配合侦察兵突袭松山的弹药库,一组佯攻腾冲,吸引日军注意力;萧医生,你把医疗帐篷往前挪,做好接收伤员的准备。”
第二天清晨,侦察兵们陆续返回。杨三带回了一个重要消息:“日军在松山的碉堡里装了探照灯和电网,晚上根本靠近不了,但他们白天会派小队下山抢粮食,咱们可以扮成老百姓,混进去。”他指着一个队员,“他会修农具,咱们可以假装去给日军修工具,趁机摸清地道。”
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佟毓婉从上海运来的美式迫击炮和火箭筒陆续到位,战士们忙着练习操作;沈雨禾组织华侨妇女,给战士们缝制干粮袋和绑腿;萧雨凤则带着护士,在营地周围挖了防空洞和急救站。
第三天下午,周明远接到宋希濂的命令:“反攻时间定在下周一开始,美军飞虎队会派战机掩护,你们负责主攻松山,戴安澜的200师主攻腾冲,咱们两面夹击,撕开日军的怒江防线!”
系统提示音适时响起:【检测到宿主完成松山侦察任务,完成“反攻筹备”支线任务,奖励:美式火箭筒x50具、迫击炮x30门、军工兵铲x200把、军功值+,“滇西反攻物资储备权限”升级——可优先调用美军空投的反坦克炮弹!】
夕阳西下时,周明远站在怒江边,看着战士们在训练场上练习冲锋。汉斯的坦克正在试射主炮,炮弹落在江对岸的空地上,激起巨大的水花;狗剩和杨三带着游击队员,在练习如何快速搭建竹筏;萧雨凤和沈雨禾则在帐篷里,核对药品和情报清单。
“军长,佟小姐来电!”通讯兵跑来,递过一份电报。周明远展开一看,上面写着:“上海商会已将1000箱炸药运抵昆明,杨立华协调的苏区钨砂也已换成抗生素,不日送到。母亲和秀珠一切安好,盼君凯旋。”
看着电报上熟悉的字迹,周明远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抬头望向重庆的方向,仿佛能看到白秀珠在灯下缝补的身影,能看到佟毓婉在商会忙碌的模样。他知道,身后有千千万万个支持他们的人,这场反攻,他们必须赢。
“各部队注意!”周明远对着电台大喊,声音在江面上回荡,“明天休整一天,后天凌晨三点,发起反攻!目标——松山!”
战士们齐声应和,声音震得江面泛起涟漪。夕阳的余晖洒在怒江上,将江水染成金色,也照亮了战士们脸上坚定的笑容。周明远握紧拳头,心里默念:“兄弟们,等着我们,我们一定会把日军赶出中国,让你们回家!”
夜里,营地的篝火熊熊燃烧。战士们围坐在火堆旁,吃着压缩饼干,聊着家乡的事。狗剩拿出杏儿送的弹壳灯笼,挂在树枝上,灯笼的光映着他的脸:“等打赢了,俺就回商丘娶杏儿,给她盖个大瓦房。”杨三拍着他的肩膀:“俺跟你一起去,俺还没见过商丘的高粱地呢!”
周明远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充满了希望。野人山的苦难、曼德勒的失利都已过去,现在,他们站在怒江东岸,即将发起反攻。他知道,松山的战斗会异常艰难,但只要他们同心协力,就没有攻不破的要塞,没有打不赢的战争。
“好好休息,”周明远对战士们说,“明天,我们为反攻做最后的准备!”
篝火旁,战士们的歌声渐渐响起,那是一首《松花江上》,歌声在怒江上回荡,带着对家乡的思念,也带着对胜利的渴望。周明远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眼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知道,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