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星光偏要吻烟台 > 第181章 A级评估与新的地平线

第181章 A级评估与新的地平线(1/2)

目录

测试结束后的四十八小时,是比测试本身更煎熬的等待。赫尔辛基的天空再次被铅灰色的云层覆盖,仿佛也悬而未决。团队撤离了大部分现场设备,但核心成员仍留在临湖小屋,处理后续事宜,并等待那个决定命运的评估结果。

每个人的神经都如同绷紧的琴弦。伊莎贝尔带领技术人员反复复盘测试最后阶段那难以捕捉的“慢性侵蚀”数据,试图量化其影响,但那种细微的、系统性的偏移,就像完美玉石上的一道内部暗纹,难以精确评估其扣分程度。

顾知行从迪拜发来消息,资本市场和行业内部已经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普罗米修斯”在赫尔辛基与苏氏联盟正面交锋并完成测试的消息不胫而走,虽然细节未知,但足以引发各种猜测。公司的股价在波动中微微上扬,几家之前犹豫的潜在合作伙伴也重新发来了询盘。然而,这一切都像是建立在流沙之上,最终评估结果将决定它们是稳固的基石,还是顷刻崩塌的幻影。

周景明的监控显示,苏氏联盟在测试结束后异常沉默,其位于赫尔辛基的人员似乎在低调撤离,但那几个“幽灵节点”依然在断断续续地发出信号,仿佛不甘的幽灵在战场上空徘徊。

“他们在等待结果,就像我们一样。”周景明分析道,“如果我们的评估结果不利,他们会立刻发动总攻,利用舆论和专利诉讼将我们彻底按死。如果结果有利……他们也需要时间调整策略。”

压力无处不在。林微光强迫自己保持冷静,处理着团队撤离的琐事,与埃罗结算本地费用,但她的心思早已飞向了那个未知的“基石”评估中心。

在测试结束后的第五十二个小时,加密通讯器那独特的提示音,如同惊雷般在小屋客厅炸响。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林微光。

她深吸一口气,点开了来自沈啸的通讯。这一次,并非视频,而是一份标记着【“基石”第二阶段组网测试-最终评估报告】的加密文件,以及一段简短的语音信息。

林微光先点开了语音,沈啸那标志性的、毫无波澜的声音响起:

「评估报告已生成。核心结论:通过。综合评级:A-。」

「报告已发送至授权终端。详细数据及分析,自行查阅。」

「‘场协同’技术,正式纳入‘基石’网络环境交互层标准架构。后续整合与扩展计划,将另行通知。」

A-!

通过了!而且是高评价的A-级别!

一瞬间,客厅里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随即,狂喜的声浪几乎要掀翻屋顶!伊莎贝尔猛地抱住了身边的同事,眼泪不受控制地涌出;埃罗用力挥舞了一下拳头,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其他成员更是激动地相拥、击掌,连日来的疲惫、紧张和焦虑,在这一刻化作了无与伦比的兴奋和成就感!

林微光感觉一股热流从心脏涌向四肢百骸,让她几乎站立不稳。她扶住桌沿,用力闭了闭眼睛,将那份汹涌的情绪强行压下。A-,这个成绩,远超她最乐观的预期!这意味着,“场协同”技术不仅得到了认可,更是被评定为优等生!

她立刻点开了那份详细的评估报告。

报告长达数十页,数据详尽,分析冷峻客观。它高度赞扬了网络在绝大部分测试时间内表现出的“卓越协同稳定性”、“高效动态适应性”以及“在面对高强度、多模式干扰时展现出的惊人韧性”。报告特别指出了“回声”协议在去中心化自组织方面的成功,以及其与“自适应棱镜”机制结合后产生的“1+1>2”的协同防御效果,认为这种架构“为未来分布式智能网络的安全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范式”。

当然,报告也毫不留情地指出了问题。最后四十八小时遭遇的“低频能量纹波侵蚀”被准确记录和分析,认为这暴露了网络在应对“慢速、累积性、低于紧急阈值攻击”方面的监测盲区,是此次测试“最主要的失分项”,也是评级未达A或A+的关键原因。报告建议后续需加强对此类“非急性威胁”的感知和早期预警能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