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瑶才人的绩效革命 > 第27章 母亲的眼泪与破碎的家书

第27章 母亲的眼泪与破碎的家书(1/2)

目录

皇帝恩准母亲入宫探视的旨意,像一块巨石投入李嫔本就不平静的心湖。喜悦只有一瞬,随即被更深的忧虑取代。在这个风口浪尖,这次探视太过敏感。德妃会怎么想?端妃会如何看?而皇帝……他到底想从这次会面中得到什么?

她精心准备了见面的偏殿,吩咐锦绣准备了母亲喜欢的茶点,反复检查自己的衣着妆容,既要显得受宠光鲜,让母亲安心,又不能过于张扬,惹人注目。

等待的日子变得格外漫长。她无数次设想母亲的样子,从原主模糊的记忆里拼凑,那是个温柔却懦弱的传统妇人,以夫为天,对女儿最大的期望就是“谨言慎行,安稳度日”。若她知道女儿如今在宫中的真实处境,怕是要吓晕过去。

终于到了日子。李嫔在偏殿中坐立不安,直到宫人引着一位穿着四品恭人服制、神色拘谨惶恐的妇人进来。

“娘!”李嫔下意识起身,一股属于原主的天然孺慕之情涌上心头,眼眶瞬间就红了。她快步上前,依着规矩行了礼,便紧紧握住母亲李氏的手。

李氏也是泪眼婆娑,上下打量着女儿,见她气色尚可,衣着体面,尤其是发间那套璀璨的红宝石头面,更是让她吃了一惊,连声道:“好,好,娘娘过得好,臣妇就放心了……”语气里满是卑微和小心翼翼。

母女二人坐下,起初说的都是些家常话,身体可好,饮食可惯,宫中生活是否辛苦。李氏的回答无不围绕着“皇恩浩荡”、“娘娘福气”,谨慎得如同在刀尖上行走。

李嫔知道时间宝贵,必须切入正题。她挥退左右,只留锦绣在门口守着,然后压低声音,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忧虑:“母亲,您在宫外,可曾听到什么……关于女儿的闲言碎语?或是……关于父亲前程的?”

李氏的脸色瞬间白了,手指绞紧了帕子,眼神闪烁:“没、没有……娘娘莫要听人胡说。你父亲他勤勉办差,一心为公,皇上是知道的……”

“母亲!”李嫔握住她冰凉的手,目光恳切,“这里没有外人,您跟我说实话。女儿在宫里,看似风光,实则如履薄冰。若连家里的事都蒙在鼓里,万一……万一被人构陷,岂不是连累全家?”

这话戳中了李氏最深的恐惧。她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压低了声音,带着哭腔:“瑶儿……我的儿……你、你是不是听人说了什么?关于……关于文太傅的事?”

李嫔心中一震,果然!

她稳住心神,轻声诱导:“女儿只是偶然听闻,父亲年轻时似乎与文太傅有些渊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母亲,您若不告诉我,女儿心中实在难安啊!”

李氏被她逼问不过,又担心女儿在宫中闯祸,终于断断续续地道出了往事。

原来,李侍郎年轻时确实极为仰慕文太傅的学问和人品,曾真心实意地在其门下求学过一段时间,关系匪浅,甚至差点成了文太傅的乘龙快婿。但后来文太傅卷入前太子谋逆案(李氏坚称是冤枉),全家获罪,李侍郎为求自保,立刻与之划清界限,并迅速娶了家世清白的李氏,这才保住了官位。此事成为李侍郎心中禁忌,多年来绝口不提。

“你父亲他……也是不得已啊!”李氏泣不成声,“那些年,但凡是跟文家沾点边的,都没落得好下场!我们李家小门小户,如何经得起风浪?瑶儿,你如今在宫中,千万要撇清干系,万万不能承认与你父亲曾与文家有关联啊!德妃娘娘她……她前几日还派人来府里‘问候’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