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试宴:台前与幕后的博弈(2/2)
“灯彩虽巧,终究是应急之物,失了皇家气派。听闻原定的琉璃灯盏乃江南巧匠心血,如今被山匪所毁,实在可惜。只是……这京郊皇商遇袭,多年未闻,偏偏在寿宴筹备的关键时候出事,也未免太过巧合了些。”
这话看似感慨,实则将矛头隐隐指向了负责此环节、并提出更换方案的李梦瑶——是不是你能力不足,找了个借口,用次品替代了贡品?
现场气氛微微一滞。
柳昭仪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李梦瑶心头一紧,知道该来的还是来了。她正欲起身回话,却有人抢先了一步。
“王叔此言差矣。”
开口的,竟是德妃。她声音清朗,带着将门女的爽利:“臣妾倒觉得,这灯彩匠心独运,返璞归真,更显诚意。况且,皇商遇袭,李才人一介深宫女子,如何能预料?她能临危不乱,迅速拿出此等替代良策,确保寿宴无虞,已是功大于过。若论失察,内务府、京城守备,岂不更该担责?何以苛责一个献策之人?”
德妃一番话,有理有据,直接将李梦瑶从“嫌疑人”的位置摘了出来,把矛头引向了更广泛的责任部门,既维护了李梦瑶,也暗中敲打了可能与此事有牵连的势力。
那老宗室被德妃一噎,面色有些讪讪,不好再言。
皇帝赵璟适时开口,一锤定音:“德妃所言甚是。李才人献策有功,应变及时,当赏。”他目光扫过全场,带着帝王的威压,“至于皇商遇袭一案,朕已责令有司严查,必会给天下一个交代。”
一场风波,暂时平息。
李梦瑶感激地看了德妃一眼,德妃却只是端起茶杯,若无其事地抿了一口。
宴席继续,但李梦瑶注意到,李擎云将军在德妃发言后,与皇帝有过短暂的眼神交流,皇帝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试宴接近尾声,李梦瑶寻了个更衣的借口,暂时离席,想透透气。刚走到一处僻静的回廊,一个低沉的男声在她身后响起:
“李才人留步。”
李梦瑶心中一凛,回头一看,竟是李擎云将军。他如何离席跟来了?
李擎云快步走近,脸上没有任何寒暄的表情,迅速将一件小小的、冰凉的东西塞进她手里,声音压得极低,语速极快:
“才人冒险传递消息,李家承情。此物是关键证物,来自漠北,宫中恐不安全,望才人设法转交安公公,或……直接面呈陛下。切记,勿再经他人之手!”
说完,他不等李梦瑶回应,迅速转身离去,消失在夜色中。
李梦瑶摊开手掌,借着月光,看到掌心是一枚造型奇特的青铜箭头,上面似乎还沾染着暗红色的……血迹?
这箭头,来自漠北?它证明了什么?李将军为何不自己呈报,要绕这么大圈子通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