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范阳秋怨:巡视幽州,记录契丹统治下汉民苦难(2/2)
赵烈心里一阵刺痛,他想起李嗣源在位时,范阳的百姓虽然也穷,却能吃饱饭,能安稳过日子;想起自己在涿州击退契丹时,百姓们送的热粥和馒头;想起燕云十六州的地图上,每一个州名背后,都是像老婆婆这样的百姓——可现在,他们却在自己的土地上,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
他掏出麻纸,快速记录下贫民窟的景象,写下老婆婆的话,每一个字都像一块石头,压在他的心上。他知道,这些记录不仅是证据,更是他的誓言——他一定要收复燕云,一定要让这些百姓重新过上安稳日子。
傍晚时分,赵烈回到王老汉的住处,发现王老汉的儿子果然没被抓走,只是那匹绸缎被契丹小校抢走了,还被勒索了一块银铤。“赵相公,谢谢您。”王老汉的儿子王小二跪在赵烈面前,眼里满是感激,“我听说您是来幽州做生意的,可我看您不像商人,您是不是……是不是大唐来的官?”
赵烈心里一惊,刚想否认,王小二却接着说:“我爹说您腰里有块虎符,是大唐的样式。赵相公,要是您是大唐来的官,就带我们反抗吧!我们宁愿战死,也不想再受契丹人的气了!”
王老汉也赶紧说:“赵相公,城里有不少像我们这样的人,都在等着大唐的人来救我们。只要您一声令下,我们就算拼了命,也会跟着您干!”
赵烈看着眼前的父子,心里满是感动。他知道,汉民的反抗之心并没有熄灭,只要有人带头,就会有更多人站出来。他从怀里掏出半块虎符,放在桌上:“我确实是大唐的禁军都虞候赵烈,这次来幽州,就是为了了解契丹的统治情况,为将来收复燕云做准备。你们愿意跟着我,我很感激,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契丹兵强马壮,我们需要更多的人,需要更周密的计划,不能贸然行动。”
王小二激动地握紧拳头:“赵将军,您说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我们可以帮您联络城里的汉民,帮您探听契丹人的消息!”
“好。”赵烈点了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张画着幽州地形的草图,“你们先帮我确认契丹人的布防——城西的粮仓有多少守军,城北的行宫修到了什么程度,还有契丹将领的住处在哪里。另外,别让太多人知道我的身份,以免走漏消息。”
王老汉和王小二齐声应命,小心翼翼地收起草图。当天晚上,赵烈在王老汉的土坯房里,借着微弱的油灯,整理着白天的记录。麻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契丹人的暴行:强征徭役、掠夺粮食、杀害汉民、贩卖奴隶……每一条都触目惊心。他还在草图上标注了契丹人的布防弱点,比如城西粮仓的守军只有五十人,城北行宫的守卫大多是临时征召的汉民,这些都是将来收复幽州的关键。
可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伴随着契丹兵的呐喊:“开门!搜查大唐余孽!”
赵烈心里一沉,赶紧把记录和草图藏进床底下的瓦罐里,换上粗布衣服,假装睡觉。王老汉打开门,几个契丹兵闯了进来,手里拿着火把,四处搜查:“刚才有人举报,说你们家藏了大唐余孽,是不是真的?”
“官爷,没有的事!”王老汉赶紧赔笑着,“小的就是个看病的,家里只有我和儿子,还有一个布商,怎么会藏大唐余孽呢?”
契丹兵的火把照到赵烈身上,一个契丹兵走过来,踢了踢他的腿:“你是什么人?从哪里来?”
赵烈假装被惊醒,揉了揉眼睛,操着涿州口音说:“官爷,小的是涿州来的布商,来幽州做生意,遇到天黑,就在王老汉家借宿一晚。”
契丹兵上下打量着他,没发现异常,又搜查了一圈,没找到什么,只能骂骂咧咧地走了。关上门,赵烈和王老汉都松了口气,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
“赵将军,看来这里安安全了,您还是尽快离开幽州吧。”王老汉担忧地说,“刚才肯定是有人告密,契丹人以后肯定会加强搜查。”
赵烈点了点头,从床底下拿出瓦罐,把记录和草图仔细收好:“好,我明天一早就走。你们也小心,别被契丹人发现异常。等我联络上其他旧部,就会回来找你们,到时候,我们一起反抗契丹,收复幽州!”
第二天一早,赵烈换上商人的衣服,牵着毛驴,在王小二的护送下,从幽州城的侧门离开了。走出城门时,他回头望了一眼幽州城,城墙上的契丹狼头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像一张贪婪的嘴,吞噬着汉民的希望。他握紧怀里的记录和草图,心里满是坚定——他一定会回来的,一定会带着大军,收复幽州,收复燕云十六州,让这里的百姓重新过上安稳日子。
走在通往太行山的路上,赵烈打开怀里的记录,看着上面的每一条暴行,每一个被压迫的汉民形象,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他想起王老汉的话,想起老婆婆怀里死去的孩子,想起王小二眼里的希望,心里暗暗发誓:“范阳的百姓,你们等着,我赵烈一定会回来的!我一定会把契丹人赶出燕云,一定会让大唐的旗帜,重新飘扬在幽州的城墙上!”
而他不知道,河北的成德节度使安重荣,已经在暗中联络各地藩镇,准备反抗契丹;石敬瑭得知他在幽州的消息后,气得暴跳如雷,下令悬赏黄金千两捉拿他;耶律德光也加强了燕云的防御,任命更残暴的契丹将领驻守幽州——一场更大的反抗风暴,已在范阳的秋怨中,悄然酝酿,等待着赵烈去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