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暗流涌动与黄金迷局(2/2)
这种细微的变化,像春雨润物,悄无声息。
第三天早上,姜国栋的伤势明显好转,脸色也红润了些。两人商量好,趁今天天气不好,下着毛毛雨,人少,先去探探金老歪的路。
钟清清将那200克黄金分成四份,只取了一份50克用布包好,贴身藏在内衣口袋里。姜国栋则将那把磨得锋亮的匕首别在后腰,外面套上宽大的旧外套,不仔细看看不出来。
两人刚收拾妥当,正准备出门,院门却被敲响了。
不是钟家父母那种急促的拍打,而是不紧不慢的“叩、叩、叩”三声。
钟清清和姜国栋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警惕。这个时间点,会是谁?
钟清清示意姜国栋别动,自己走到院门后,隔着门缝往外看。
雨雾蒙蒙中,只见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戴着眼镜、干部模样的中年男人站在门外,手里提着一个公文包,身边还跟着一个年轻的干事。
生面孔,不是村里人。
钟清清的心提了起来,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口那硬邦邦的50克黄金。
“请问,姜国栋同志是住这里吗?”门外的中年男人开口了,语气倒是很客气。
钟清清犹豫了一下,打开门,露出半个身子:“你们是?”
中年男人看到她,推了推眼镜,脸上露出和气的笑容:“你是姜国栋同志的爱人吧?我们是县革委会生产指挥部的,我姓张,张干事。这位是小李。我们来找姜国栋同志了解一点情况。”
县革委会?生产指挥部?
钟清清心里咯噔一下,一股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了她。她和姜国栋交换了一个眼神,姜国栋眉头微蹙,轻轻摇了摇头。
“哦,是张干事啊,快请进请进。”钟清清压下心头的慌乱,脸上挤出热情的笑容,侧身让开,“国栋他前几天巡山受了伤,正在屋里歇着呢,快屋里坐。”
张干事和小李跟着进了屋,狭小的土屋顿时显得有些拥挤。两人打量了一下家徒四壁的环境,目光在炕上脸上仍带着病容的姜国栋身上停留了一下。
“姜国栋同志,辛苦了。”张干事态度很客气,“听说你因公负伤,我们代表组织来看看你。”
姜国栋挣扎着想坐起来,被张干事按住了:“别动别动,伤员同志就好好休息。”
钟清清赶紧搬来家里唯二的两把凳子请他们坐,心里却七上八下。县革委会的人,怎么会突然上门?还这么客气?怎么看都像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果然,寒暄了几句伤势之后,张干事话锋一转,推了推眼镜,笑容依旧和蔼,眼神却变得有些微妙:
“姜国栋同志,钟清清同志,我们今天来呢,主要是接到群众反映,想向你们核实一个情况。”
他顿了顿,目光在两人脸上扫过,慢条斯理地问道:
“有人反映,说你们前几天……去了趟畹町边境地区?而且,好像还不是空手回来的?”
屋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
钟清清感觉胸口那50克黄金像块烙铁一样烫人。她放在膝盖上的手微微蜷缩,指甲掐进了掌心。
姜国栋的脸色依旧平静,但眼神却瞬间锐利了几分,像被触及了逆鳞的猛兽。
张干事仿佛没有察觉到屋内陡然紧张的气氛,依旧笑呵呵地,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个笔记本和钢笔,做出一副记录的样子,等待着他们的回答。
空气仿佛凝固了,沉重的压力扑面而来。
钟清清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运转。
群众反映?是谁?父亲?李婶子?还是畹町那个卷花头的售货员?或者是汽车上那个戴草帽的男人?
他们知道了多少?是猜测还是掌握了证据?
承认?绝不能承认!投机倒把在这年头是大罪,足够他们万劫不复。
否认?对方既然找上门,恐怕不是轻易能打发的。
该如何应对,才能渡过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
她的目光下意识地看向姜国栋,却发现他也正看着她,那双深邃的黑眸里,没有慌乱,只有沉静的、让她心安的力量。
仿佛在说:别怕,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