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辽南捷报,退路被断(1/2)
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未时,山海关北城激战正酣之际,一名斥候快马加鞭冲破火线,直奔王忠所在的中军帐。他浑身尘土,甲胄上沾着海风带来的咸湿气息,手中高举着一份染血的捷报,隔着百步便嘶声喊道:“将军!辽南捷报!郑将军攻克复州,断了清军退路!”
帐内,王忠正俯身查看北城地形图,闻言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快步走出帐外,接过捷报,指尖因急切而微微颤抖——自郑和率海军陆战队从登州起航,他便一直等待辽南的消息,如今这份捷报,无疑是攻克山海关的关键一击。
展开捷报,郑和的字迹力透纸背,清晰记录着辽南战事的全过程:四月二十日清晨,海军陆战队在金州湾登陆,仅用两个时辰便攻克金州城,生擒清军守将阿济格;二十一日午时,舰队驶往复州海域,郑和见复州西门临山易守,东门靠海防御薄弱,遂定下“声东击西”之计;二十一日夜,十艘战船载着两千士兵,在西门外海域燃放火把、击鼓佯攻,吸引复州守将多铎的主力;二十二日黎明,郑和亲率八千海军陆战队,从东门悄无声息登陆,趁清军不备发起猛攻,一举突破东门防线。
多铎在西门接到东门告急的消息时,已是悔之晚矣。他仓促率军回援,却在复州城内遭遇海军陆战队的伏击——郑和早已在街巷间设下埋伏,火枪队依托民房交替射击,手榴弹在清军队列中炸开,清军士兵成片倒下,军心瞬间崩溃。多铎见大势已去,只得率领残部突围,向沈阳方向逃窜,复州城于二十二日巳时被彻底攻克。
“好!好一个郑和!”王忠看完捷报,忍不住拍案叫好。复州是辽东半岛的咽喉要地,攻克复州,便等于切断了山海关清军向沈阳撤退的退路,如今多尔衮与吴三桂已成瓮中之鳖,再也无险可守、无援可盼。
他立即召来赵刚与李锐,将捷报递给两人。赵刚看完,兴奋地挥了挥拳头:“这下清军彻底没退路了!我们正好趁势发起总攻,一举拿下山海关!”李锐也点头附和:“辽南捷报定能鼓舞全军士气,此时总攻,清军必败无疑!”
王忠走到帐外,望向北城方向——那里仍能听到枪炮声与厮杀声,烟尘在阳光下弥漫。他拔出腰间的长剑,剑尖直指北城,沉声道:“传令下去,全军发起总攻!赵刚率所有坦克,从北大街正面突破瓮城,直捣清军指挥部;李锐率步兵主力,配合坦克肃清残兵,务必在日落前控制北城所有区域;火炮部队加大火力,轰击北城城墙,防止清军负隅顽抗!另外,将辽南捷报抄写百份,让士兵们在阵前宣读,鼓舞士气!”
“得令!”赵刚与李锐齐声应道,转身快步离去。
很快,总攻的号角响彻山海关上空。早已整装待发的坦克部队,如钢铁洪流般向北城推进,两万余辆坦克的火炮同时开火,密集的炮弹如雨点般砸向瓮城与北城城墙。“轰隆!轰隆!”的巨响震耳欲聋,城墙在炮弹的轰击下不断坍塌,砖石飞溅,烟尘弥漫,清军士兵的惨叫声在炮火中此起彼伏。
阵前,亲兵们手持捷报,高声宣读辽南战事的胜利:“郑将军攻克复州!多铎逃窜!清军退路已断!”中华军士兵们听到捷报,顿时士气大振,欢呼声与呐喊声震天动地。他们挥舞着武器,跟随坦克向北城发起冲锋,步伐比往日更加坚定,眼神中满是必胜的信念。
瓮城内,吴三桂正捂着受伤的左臂,指挥残兵抵抗。当听到中华军阵前宣读的捷报时,他如遭雷击,身体踉跄着后退两步,险些摔倒。“复州……复州丢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复州是他与多尔衮最后的退路,如今退路被断,他们再也没有逃脱的可能。
身旁的副将脸色惨白,声音带着哭腔:“将军……我们完了……复州丢了,沈阳的援军也来不了,我们被困死在这里了!”
吴三桂看着周围军心涣散的士兵,心中的绝望如潮水般涌来。他知道,中华军发起总攻,又有辽南捷报鼓舞士气,他们根本无法抵挡。可他仍不甘心——他戎马一生,镇守山海关数十年,最终却要沦为阶下囚,这让他如何接受?
“不!我们还没输!”吴三桂猛地拔出弯刀,指向中华军冲锋的方向,“兄弟们!复州丢了,我们已无退路!今日便与中华军拼了,就算死,也要死得有尊严!”
然而,此时的清军士兵早已无心抵抗。他们听到复州失守的消息,又看到中华军如潮水般涌来,纷纷放下武器,跪地投降。有的士兵甚至调转矛头,想要生擒吴三桂,向中华军邀功。
“将军!投降吧!我们打不过了!”一名清军士兵喊道,手中的长枪指向吴三桂。越来越多的士兵响应,长枪与弯刀纷纷对准吴三桂,瓮城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