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金蠹现形(2/2)
行动迅雷不及掩耳。吴淼还在军需官帐中处理文书,便被王双亲自带人拿下。其妻弟、皮货商以及废料车队的几名核心成员也相继落网。
在皮货商的仓库地下,搜出了尚未运走的、掺有金粉的奇特“皮料”和几罐刺鼻的王水。
人赃并获,吴淼面对铁证,面如死灰,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他痛哭流涕,言及只是一时鬼迷心窍,看着黄金如山,便想为子孙谋些富贵。
案件审理清楚,如何处置却成了难题。吴淼是老兵,颇有战功,且牵扯到史柱的颜面。有人建议念其初犯,功过相抵,流放了事。
赵广召集成公英、徐越、王重、史柱、张白骑等人议事。
史柱率先出列,单膝跪地,满脸愧悔:“世子!末将御下不严,竟出此等蠹虫,甘受军法处置!”他心中既痛恨吴淼不争气,又感到深深的挫败。
赵广扶起史柱:“史将军请起,吴淼之罪,非你之过。然,此案如何处置,关乎我明汉王国法度之威严,人心之向背。”
成公英肃然道:“世子,黄金乃国之重器,盗掘走私,形同叛国。吴淼身为军官,知法犯法,罪加一等。若因其旧功而宽宥,则法令废弛,日后何以约束众人?何以震慑后来者?必须严惩,以正视听!”
王重亦道:“下官附议。陛下设立监察,正在于此。若此等重罪尚可宽免,则监察形同虚设,下官亦无颜面对陛下。”
徐越从民政角度考虑:“民心如水。若百姓见官吏盗金而轻罚,则必生怨望,视法令如无物,长久以往,国将不国。”
张白骑更是直接:“末将以为,当依新令,明正典刑!让所有人都看看,碰触黄金红线之下场!”
众人的意见趋于一致。赵广深吸一口气,做出了最终裁决:“吴淼,身为军官,监守自盗,勾结商人,走私金砂,罪证确凿,依律……斩立决!”
“其妻弟、皮货商等主犯,一同处斩!家产抄没!其余从犯,视情节轻重,或流放苦役,或革职鞭刑。此案判决,明发各处,以儆效尤!”
判决下达,在新常山城外的刑场,吴淼等主犯被公开处决。血淋淋的人头悬挂起来,再次警示着所有人。
同时,赵广根据此案暴露出的问题,与徐越、王重等人商议,进一步完善了金矿管理制度:实行运输环节多人互相监督、定期轮换;严格废料处理流程,引入监察使派人随机抽查;提高矿工和押运人员的基本待遇和立功受赏机会,从源头减少犯罪动机。
吴淼案如同一场及时的风暴,虽然带来了短暂的阵痛和警示,却也涤荡了污浊,让新生的明汉王国肌体更加健康。
经此一事,赵广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治理一个不断扩张的王国,不仅需要勇气和智慧,更需要铁一般的律法和对人性贪婪的清醒认知。
王国的深耕之路,在法与血的洗礼中,继续向前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