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甄氏举族归洛阳,三姝并蒂固盟姻(2/2)
两姐妹双手紧握,既是给彼此勇气,也透露出共同面对未来的一丝决心。
荀衍踏入殿中,已卸去白日繁复的礼服,只着一身暗绣龙纹的常服,少了几分君临天下的威严,多了几分温和。
他挥手屏退左右侍女,殿内只剩下他与一对新人。
看着眼前并蒂莲花般的姐妹,荀衍心中亦有些许感慨。
他走上前,并未急于动作,而是先执起金壶,斟了三杯合卺酒。
“姜儿,脱儿,”
他声音温和,唤着新赐的昵称,
“今日之后,你二人便是孤的妃嫔,亦是宓儿的姐妹。在这深宫之中,望你们姐妹同心,相互扶持,也与宓儿、寿儿她们和睦相处。”
他将酒杯分别递到二女手中,自己也端起一杯:
“此酒,愿我与你们,情意绵长,生死相依。”
甄姜接过酒杯,指尖微颤,抬眼看向荀衍,见他目光清澈而真诚,心中的忐忑稍安,低声道:
“臣妾谨记王上教诲,定当尽心侍奉王上,友爱姐妹。”
声音温婉,却带着坚定。
甄脱也连忙点头,俏脸微红:
“脱儿……脱儿也记住了,会和姐姐们好好相处的!”
她性子活泼些,虽紧张,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对眼前这位传奇男子的好奇。
三人共饮合卺酒,辛辣中带着甘醇的液体滑入喉中,仿佛也冲淡了些许陌生与隔阂。
随后,荀衍并未急切,而是与二女闲话家常,问及她们一路南下的见闻,甄家旧事,以及她们各自的喜好。
他言语风趣,见识广博,很快便让初时紧张的气氛缓和下来。
甄脱渐渐放开了些,甚至敢小声询问一些关于修行或洛阳趣事的问题,荀衍皆耐心解答。
甄姜则更多是倾听,偶尔附和几句,目光落在荀衍身上,那份最初的敬畏,渐渐染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倾慕。
红烛燃过半,夜色渐深。
荀衍见二女已不再那般拘谨,方才起身,走到榻前。
他先看向甄姜,这个温婉如水的长女,伸手轻轻拂过她略显紧绷的肩线,柔声道:
“姜儿,不必紧张。”甄姜脸颊飞红,微微颔首,闭上了眼睛,长睫轻颤。
他又看向甄脱,小丫头更是连耳根都红透了,却强作镇定地挺直背脊,引得荀衍莞尔。
龙凤红烛摇曳,映照着锦帐内逐渐交融的身影,其中玄妙,不足为外人道。
此后时日,荀衍虽军政繁忙,但对后宫诸位妻妾的关爱并未减少,尤其对新纳的甄氏姐妹,更是多有抚慰。
他深知感情需经营,并非一夕之欢便可稳固。
有时,他会特意在午后前往甄宓所居的“洛神苑”,届时甄姜、甄脱也多在此处姐妹相聚。
四人或是于苑中凉亭品茗,听甄宓抚琴,看甄脱俏皮起舞;
或是一同赏玩甄家带来的奇珍异宝、精美绣品;
荀衍甚至会与她们探讨些商事管理之道,甄姜于此道颇有见地,常能提出令荀衍眼前一亮的建议,让他对这个温婉的女子刮目相看。
一次夜深人静,荀衍宿于甄姜宫中。
事后,甄姜依偎在他怀中,柔声道:
“王上,臣妾与妹妹能得遇王上,是甄家之福,亦是臣妾姐妹之幸。见王上为北疆之事日夜操劳,臣妾恨不能分忧,唯有打理好宫内事务,管好家中产业,方能略尽绵力。”
荀衍轻抚她的秀发,感受着她的懂事与体贴,心中温暖:
“有姜儿如此,孤心甚慰。钱财物资乃国之血脉,你与宓儿、脱儿帮孤稳住后方,便是大功一件。”
另一日,在甄脱的“灵秀阁”,小姑娘兴致勃勃地向荀衍展示她新调制的熏香,说是能宁神静气,对处理政务后的疲惫大有裨益。
荀衍试之,果然觉得心神清明不少,大为赞赏。
甄脱得了夸奖,笑靥如花,如同得了糖吃的孩子,那纯真的快乐也感染了荀衍,让他暂忘朝堂烦忧。
是夜,荀衍便留宿灵秀阁,亲自指点甄脱修行《素女经》中一段养生功法,气息交融间,更添几分亲密。
而更多的时候,则是姐妹三人一同陪伴荀衍。
或是在御花园中漫步,三姐妹环佩叮当,笑语嫣然,成为宫中一道靓丽风景;
或是在暖阁内围炉夜话,荀衍讲述些前线趣闻或古籍轶事,三姐妹或凝神静听,或轻声讨论,其乐融融。
荀衍发现,甄宓的灵秀、甄姜的端慧、甄脱的活泼,三者交融,竟别有一番风味,让他在这残酷的乱世征伐中,寻得了一处温暖的港湾。
通过与三姐妹的深入交流,不仅是身体上的亲近,更是心灵上的契合。
甄宓对他愈发依恋倾心,甄姜的敬重中滋生了爱慕,甄脱的崇拜里融入了深情。
甄氏三姐妹,真正从政治联姻的符号,变成了荀衍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情感纽带愈发牢固。
自此,中山甄氏三姝,甄宓、甄姜、甄脱,共侍宸王荀衍,成为洛阳城内一桩广为流传的佳话。
甄家上下更是感恩戴德,将家族积累的巨额财富、商路人脉毫无保留地献出,全力支持荀衍的各项事业,尤其是北疆战事与军械研发,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财力物力支持。
后宫之中,因甄氏三姐妹的团结,反而更加和谐。
荀衍虽忙于军政大事,日理万机,但总会抽出时间,或单独,或一同,陪伴诸位妻妾。
或是听蔡琰抚琴,赏貂蝉舞姿,与伏寿谈论经史,与甄宓姐妹赏花弄草,与糜贞商议商事,与甘倩、杜氏逗弄子女……
他深知这些女子不仅是他的伴侣,更是他势力版图中重要的一部分,情感的维系至关重要。
而对于子嗣的培养,荀衍更是从未放松。
嫡长子荀晟已开始用先天灵液温养根基,并由荀衍亲自引导,尝试接触《紫霄蕴灵诀》;
长女荀瑛在蔡琰的熏陶下,对音律展现出惊人天赋;
庶长子荀珏对草木生机感应敏锐;
三子荀瑞灵气亲和度极高……
每一个子女,他都根据其天赋,制定了详细的培养计划,投入大量资源,期望他们未来能成为栋梁之才。
内有贤妻美妾持家,子嗣茁壮成长,外有甄家财力鼎力支持,文武群臣效命,荀衍的根基,在应对冥祸的巨大压力下,反而变得更加雄厚坚实。
然而,北疆的烽火依旧未熄,冥河之底的魔骸仍在积蓄力量,而隐藏在暗处,接连策划了刘备、孙坚刺杀事件的黑手,也绝不会就此罢休。
荀衍站在王宫高处,望着北方那隐约传来的肃杀之气,目光深邃。
内部的稳固,是为了更好地迎接外部的风暴。
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