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怛罗斯之殇 前耻待雪(1/2)
杜丰那道要求前线“坚决回击”的密令尚在驿道上飞驰,来自葱岭以西的紧急军报,已如同带着血腥气的寒鸦,接连撞入了长安的军政核心。
不是小规模的摩擦,而是蓄意的、凌厉的进攻。
大食东方总督阿布·穆斯林麾下的一员悍将,率领一支由呼罗珊骑兵为骨干,辅以部分河中地区附庸军组成的万人先锋,悍然越过双方此前默认的控制线,突袭了唐军在葱岭西麓重建不久的一个重要哨所——播仙镇。
守军仅一队(约两百人),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浴血抵抗,最终全军覆没。大食军砍倒唐旗,焚烧营垒,并将俘虏的少数伤兵尽数斩首,首级被挑在长矛之上,向着东方唐军控制区的方向耀武扬威。
消息传回安西军镇,梁宰与浑瑊勃然大怒,麾下将领更是群情激愤,纷纷请战。但更令人刺痛的是,大食将领在播仙镇废墟上立起了一块木牌,上面用歪歪扭扭的汉字写着:
“怛罗斯故地,唯真主仆从可居。”
怛罗斯!
这个地名,像一根淬了毒的尖刺,深深扎在每一个了解安西军史的唐军将士心中。近三十年前的惨败与背叛,无数同袍埋骨异域的屈辱,并未因时光流逝而淡去,反而在代代相传中,沉淀为一种刻骨的集体记忆和亟待洗刷的耻辱。
如今,大食人不仅用行动撕毁了脆弱的和平,更用这赤裸裸的羞辱,揭开了安西军心头那道从未真正愈合的伤疤。
军报和那块木牌上的字迹,被以最快的速度,呈送到了杜丰的案头。
尚父府的书房内,空气仿佛凝固了。炭火盆里的火焰偶尔噼啪一声,更衬得室内的死寂。刘晏、兵部尚书,以及几位核心将领屏息凝神,看着杜丰。
杜丰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只是用手指,一遍又一遍地描摹着军报上“怛罗斯”那三个字。他的目光幽深,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天宝十载那片血与火的战场,看到了葛逻禄人倒戈时唐军将士错愕而绝望的眼神,看到了高仙芝功败垂成、饮恨东归的落寞背影。
那不是一段与他个人直接相关的记忆,但作为魂穿此世的现代人,作为如今执掌大唐军政的“尚父”,那份属于这个国家、这支军队的屈辱,已然与他血脉相连。
“啪!”
一声轻响,杜丰将那份军报轻轻按在桌上。声音不大,却让在场所有人心中都是一凛。
“你们都知道了。”杜丰的声音平静得可怕,听不出丝毫怒火,却蕴含着山雨欲来的压力,“大食人,在用怛罗斯的旧事,打我们的脸。”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舆图前,目光落在怛罗斯的位置,又缓缓东移,扫过安西四镇,扫过刚刚平定的吐蕃,扫过广袤的大唐疆域。
“三十年了……”他似在叹息,又似在陈述,“三十年前,我大唐将士在此地流血,不是因为武备不修,不是因为将士不勇,乃是时运不济,兼有小人作祟!此败,非战之罪,实乃国运一时之坎坷!”
他的声音逐渐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然,此耻,终究是耻!是我安西健儿心头之刺!是我大唐史册上,不愿多提,却无法抹去的一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