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系统的新提示(2/2)
“缝伤口?”烧火的老周吓得手里的火钳都掉了,“那不得疼死?上次我家婆娘生娃,剪了脐带都疼得叫唤了三天!”
“会打麻药。”李杰随口说道,突然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麻沸散虽然在华佗时代就有记载,但在大唐还未普及。他连忙转移话题:“先把酒精炼出来再说。王二牛,你去把铁匠炉烧起来,按这图纸打五十根缝合针,要淬火三次的精铁。”
工匠们虽然满心疑惑,却还是分头忙碌起来。蒸馏器的铁锅下添了新的木炭,火苗“噼啪”地舔着锅底,将水汽蒸腾成白茫茫的雾气。琉璃管外的冷水被不断更换,带着凉意的陶碗与滚烫的蒸汽相遇,凝结出越来越清澈的液体。
李杰守在蒸馏器旁,手里拿着一支银制的比重计——这是他让银匠特意打造的,能精准测量液体浓度。当比重计沉入液体的刻度停在75%时,他猛地一拍大腿:“成了!”
银匙舀起的酒精在烛火下泛着琥珀色的光,凑近了闻,酒香中带着一股刺鼻的烈味。李杰小心翼翼地倒了一点在陶盘里,用火种一点,淡蓝色的火苗“腾”地窜起,沿着液体的边缘燃烧,最后留下一圈淡淡的水痕。“纯度够了。”他松了口气,将装酒精的琉璃瓶仔细塞好软木塞,“老张,把这个送到药圃,让张老汉试试消毒效果,记得让他用银针沾着抹在伤口上,别直接倒。”
老张接过琉璃瓶,瓶身冰凉的触感让他打了个寒颤:“大人,这东西真能消毒?”
“比石灰水管用十倍。”李杰的目光重新落回系统面板,图谱上的缝合步骤正在自动翻页,从皮下组织到表皮缝合,每一步都标注着注意事项。他突然想起李治在药圃里说的话,嘴角勾起一抹浅笑——或许,这救人的技术,比杀人的火药更能赢得人心。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第一批缝合针终于打好了。王二牛捧着一个铺着绒布的木盘走进来,针身细如发丝,在晨光下泛着冷冽的光。“大人,您看看合不合用?”他的手还在微微颤抖,这活计比打造马掌难上百倍,稍不注意就会把针身敲断。
李杰拿起一根缝合针,用指尖轻轻弯曲,针身弯出一个优美的弧度,松开后又立刻弹回原状。“淬火的火候刚好。”他满意地点点头,“再打一百根,针尖再磨圆三分,别伤了皮肉。”
工匠们陆续散去休息,密室里只剩下李杰一人。他将外科手术图谱的虚拟书页一张张截图记在心里,直到晨光透过窗棂照在脸上,才发现天已经亮了。系统面板不知何时已经消失,只留下空气中淡淡的酒精味,像一场奇异的梦。
他走到窗边,望着新械坊外苏醒的长安城。朱雀大街上已经有了零星的脚步声,药圃的方向传来水车转动的“吱呀”声,远处的宫城隐约传来晨钟的声响。李杰伸了个懒腰,骨节发出一连串清脆的响声——他知道,随着外科手术图谱的解锁,一场更深刻的变革即将开始。
而此刻的魏王府,韦挺正跪在李泰面前,手里捧着一张画满符号的纸。“殿下,这是从新械坊外的垃圾堆里捡到的,看着像是火药配方。”纸上的字迹被雨水泡得模糊,却能辨认出“硝石九钱”“硫磺七分”的字样。
李泰一把抢过纸,眼睛因兴奋而发红:“果然用了九钱硝石!我说怎么威力那么大!”他突然想起什么,对着门外喊道:“备车,我要去见父皇!就说儿臣发现了改良火药的法子!”
韦挺连忙道:“殿下,这只是残页,未必……”
“未必什么?”李泰将纸紧紧攥在手里,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有这残页就够了!只要父皇觉得我能造出更好的火药,太子之位迟早是我的!”
马车轱辘声碾过青石板路,朝着宫城的方向驶去。而新械坊的烟囱里,一半飘着火药试验的黄烟,一半腾着蒸馏酒精的白雾,在晨光中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将长安城的权力博弈与技术革新牢牢缠绕在一起。
李杰站在窗前,指尖轻轻划过窗台上的硫磺晶体。他知道,星辰下的角力才刚刚开始,而他手中的手术刀与火药筒,终将在这场较量中,刻下属于大唐的全新印记。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