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骂醒一个“孝子”需要几步(2/2)
诸葛亮见状,语气稍缓,但依旧犀利:“你今天来,是奉曹操之命。你以为你是来劝降我的?不!你是来求一个心理安慰的!你想让我诸葛亮也投降,这样你就不必再背负‘背主求荣’的骂名,因为连‘卧龙’都降了,你徐元直算得了什么?”
“我……我没有……”徐庶的声音细若蚊蝇。
“你就有!”诸葛亮收起羽扇,直指徐庶的鼻尖,“徐元直,我告诉你什么叫‘大孝’!真正的孝,是让你的母亲为你骄傲!是让你所追随的明主,能够实现匡扶汉室的理想,让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那才是光耀门楣,那才是大孝!你现在躲在曹营,算什么?算个逃兵!”
骂到这里,诸葛亮长叹一口气,转过身去,背对着徐庶,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和失望。
“罢了,罢了。你走吧。回去告诉曹操,我诸葛亮的志向,他不懂。也告诉你自己,从今往后,你我之间,再无师兄弟之情。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只是……莫要再提‘仁义’二字,免得污了这两个字!”
帐内一片死寂。
徐庶站在原地,如遭雷击。诸葛亮的话,像一把把尖刀,剖开了他用“孝道”包裹起来的脆弱内心,让他看到了自己的自私和懦弱。他以为自己坚守了底线,却没想到,这底线本身就是一道枷锁,不仅困住了自己,更伤害了最不该伤害的人。
他想起刘备在他离开时那不舍的眼神,想起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为他谋划未来的殷切期盼。一股巨大的羞愧和悔恨涌上心头。
“噗通”一声,徐庶跪倒在地,泪流满面。
“孔明……是我错了!我错了啊!”他泣不成声,“我只想着我母亲一人,却忘了主公的知遇之恩,忘了天下苍生!我……我算什么读书人!我算什么大丈夫!”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那是一种被骂醒后的决绝。
“孔明,你骂得好!骂得对!”他站起身,对着诸葛亮的背影深深一揖,“我徐庶,今日便不回许昌了!我这条命,这身才学,当年就属于主公,如今,再次还给主公!从今往后,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诸葛亮缓缓转过身,看着泪流满面的徐庶,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走上前,扶起徐庶,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元直兄,你能想通,便好。主公在帐内,想必……也一直在等你。”
当刘备看到徐庶再次出现在自己面前,并说出“誓死追随”时,这位仁德的皇叔再也忍不住,与徐庶相拥而泣。
而在帐外,诸葛亮摇着羽扇,嘴角上扬,对身边的赵云低声笑道:“云长兄常说,骂人要骂到痛处。看来,有时候,骂醒一个执迷不悟的‘孝子’,比打赢一场仗,还要有成就感啊。”
赵云憨厚地笑了笑:“军师高明。”
“不,”诸葛亮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这叫……‘激将式心理辅导’。”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