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应对之策(2/2)
然而,李浩心中清楚,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荆棘。李建成必定不会坐视不管,他定会想尽办法阻止自己收集证据,破坏自己的计划。而且,即便收集到了证据,说服朝中大臣,又能否顺利呈递给李世民,让他相信自己的清白,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但李浩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决然。为了报答长孙皇后的恩情,为了帮助大唐崛起,他愿意迎难而上,与李建成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接下来的几日,李浩与房玄龄、杜如晦各自忙碌。李浩在居所内,仔细地整理着之前推动各项事务的记录,将每一个细节都一一梳理清楚,为证据收集做好充分的准备。房玄龄穿梭于朝中大臣之间,与他们秘密会面,陈述李浩的功绩和为人,争取他们的支持。杜如晦则亲自挑选了一批忠诚可靠、行事谨慎的手下,将收集证据的任务详细地布置下去。
这日傍晚,忙碌了一天的李浩终于停下手中的工作。他走到窗前,望着渐渐西沉的落日,心中思绪万千。此时,一阵微风吹过,带着丝丝凉意,轻轻拂过他的脸颊。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空气中的清新,试图让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片刻。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是轻轻的敲门声。李浩转身,说道:“进来。”门缓缓打开,一名手下走进来,恭敬地说道:“公子,杜大人派来的人已经出发了,预计不出几日,便能带回一些关键证据。”
李浩微微点头,说道:“好,告诉他们,务必小心行事,不可暴露行踪。若遇到任何危险,立刻撤回。”手下应了一声,转身退下。
李浩再次望向窗外,此时,天边的晚霞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红得似火,橙得如金。但李浩无心欣赏这美景,他的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担忧与期待。他深知,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
随着时间的推移,房玄龄那边也传来了一些好消息。已有几位朝中大臣表示愿意在合适的时候,为李浩说话。这让李浩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但他也明白,这仅仅是开始,后面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
然而,就在李浩等人紧锣密鼓地准备时,李建成那边也察觉到了异样。王公公匆匆走进李建成的府邸,神色慌张地说道:“殿下,不好了,李浩似乎在与房玄龄、杜如晦密谋着什么,这几日他们往来频繁,怕是在想办法应对谣言。”
李建成坐在椅子上,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听到王公公的话,冷哼一声:“哼,就凭他们,能想出什么办法?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你立刻派人去盯着他们,看看他们到底在搞什么鬼。若有机会,就想办法破坏他们的计划。”
王公公连忙点头:“是,殿下,老奴这就去办。”说罢,转身匆匆离去。
李建成望着王公公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李浩,我看你这次还能如何翻身。”
而此时的李浩,虽然还不知道李建成已经有所行动,但他心中隐隐有种不安的感觉。他知道,时间紧迫,必须加快行动的步伐,尽快收集到证据,借助大臣之力,澄清谣言。否则,一旦李建成再次出手,局面将会变得更加艰难。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浩一边等待着证据收集的进展,一边与房玄龄商讨如何更好地说服朝中大臣。他们详细地分析了每一位大臣的性格、喜好和立场,制定了针对性的策略。
终于,杜如晦派出去的人陆续回来了。他们带回了一叠厚厚的证据,这些证据详细地记录了李浩在各个村落为百姓所做的好事。有村民们联名写下的感谢信,有关于农田灌溉后丰收的记录,还有合作项目给当地带来繁荣的具体事例。
李浩看着这些证据,心中既激动又感慨。他知道,这些证据是他洗刷冤屈的关键。但同时,他也明白,如何将这些证据呈递给李世民,让他相信自己的清白,又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李浩能否顺利收集到证据,借助大臣之力为自己澄清谣言,李建成又会有何新动作?一切都还是未知数,而李浩,已然站在了这场风暴的中心,他别无选择,只能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