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咸鱼王妃靠吃瓜逆袭 > 第17章 不了了之

第17章 不了了之(1/2)

目录

王主簿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回到了南安城,连家都没回,直接冲进了知府衙门后堂。他官帽歪了,官袍下摆沾满了泥点子,脸色煞白,嘴唇哆嗦,活像是刚从阎王殿里逛了一圈回来。

钱知府正等得心焦,一看他这德行,心里就“咯噔”一下,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怎么样?查清楚没有?那宸王夫妇,是否真的……”钱知府迫不及待地问。

王主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也顾不上什么礼仪了,带着哭腔把在村里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尤其重点描述了村民如何自发围堵,如何众口一词地为宸王夫妇辩白,如何将山匪头子赵霸天骂得狗血淋头,以及……那些村民手中明晃晃的“家伙事”和那沉甸甸、几乎凝成实质的民怨。

“……大人!卑职……卑职差点就回不来了啊!”王主涕泪俱下,演技比苏晚晚浮夸多了,“那根本不是什么勾结山匪!分明是……分明是赵霸天那厮贼喊捉贼,诬告忠良!不对,宸王现在也不算忠良了,但……但那民心所向,做不得假啊!咱们要是真去拿人,非激起民变不可!”

钱知府听得目瞪口呆,手里的茶杯“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民……民变?!】这两个字像两记重锤,狠狠砸在钱知府脆弱的小心脏上。乌纱帽重要,但脑袋更重要啊!真要在他的任上闹出民变,别说乌纱帽了,九族都得跟着玩完!

他瘫坐在太师椅上,冷汗像瀑布一样往下流,后背的官服瞬间湿透。

“你……你确定看清楚了?那些村民,真的是自发维护宸王夫妇?”钱知府声音发颤,还抱着一丝侥幸。

“千真万确啊大人!”王主簿赌咒发誓,“陈老丈,张寡妇,李猎户……都是本分的庄稼人,平日里见了衙役都哆嗦,可今天……今天那眼神,那架势……卑职绝无半句虚言!而且,卑职暗中打听过,那宸王妃确实懂医术,救了不少人,宸王也帮村民干过活,赶走过山匪。口碑……极好!”

钱知府彻底绝望了。他原本以为只是两个失势的、可以随意拿捏的流放犯,没想到竟是两块烫手无比的山芋!不,是铁板!还是烧红了的那种!

一边是京城刘太傅那边隐隐的“暗示”(最好让他们消失),一边是南州本地汹涌的“民意”(敢动他们就跟你拼命)。钱知府感觉自己就像被架在火上烤,左右不是人。

“师爷……师爷你看这……”钱知府六神无主地看向自己的智囊。

师爷也是眉头紧锁,捻断了好几根胡须,才缓缓道:“东翁,事已至此,硬来是万万不能了。民怨如火,扑之不慎,反噬其身啊。为今之计,唯有……拖。”

“拖?”

“对,拖!”师爷眼中精光一闪,“咱们就当没收到过那封诬告信,或者……就当是山匪内部倾轧,胡乱攀咬。王主簿此行,也只是例行巡查,并未发现宸王夫妇有任何不轨之举。将此事,冷处理,不了了之。”

“可……可刘太傅那边……”钱知府还是担心上头怪罪。

“东翁可上一道密折,陈明此地民情复杂,宸王夫妇虽为戴罪之身,却颇得民心,若贸然处置,恐生大变,于朝廷安稳不利。请太傅示下。”师爷阴阴一笑,“将皮球,踢回去。太傅身在京城,难道还能为了两个已无威胁的流放之人,逼反南州百姓不成?”

钱知府眼睛一亮!妙啊!把难题抛给刘太傅,自己既能撇清责任,又不得罪本地民心,还能显得自己老成谋国,处处为朝廷着想!

“就依师爷所言!就依师爷所言!”钱知府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连连吩咐,“快!准备笔墨!本官要立刻上奏!另外,传令下去,今日之事,任何人不得外传!违令者,重责!”

于是,一场本该掀起风浪的“勾结山匪”案,就在钱知府“顾全大局”、“维稳为重”的考量下,被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最终……不了了之。

州府再也没有派人来“暗访”或者“明察”,仿佛那封诬告信从未存在过。只是钱知府写给刘太傅的那封密折,在送往京城的路上,走得异常缓慢,充满了官僚式的推诿和“难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