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荒唐烂园终被查?竟是文化输出大功绩!(2/2)
一个带着慵懒笑意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那股雨后森林般的,混合着汗水与高级香水味的独特气息,再次蛮横地钻入鼻腔。
孙连城不用回头,就知道是那个女妖精。
伊莎贝尔倚在他旁边的门框上。
她今天穿了一件更紧身的白色工装背心,下身是条洗到发白的迷彩工装裤,裤腿利落地塞在马丁靴里。
汗水在她健康的小麦色肌肤上留下一层薄薄的光泽,背心紧贴着身体,勾勒出没有一丝赘肉的腰线和挺拔得惊人的曲线,平坦的小腹上,马甲线的轮廓比昨天更加清晰。
她双臂抱在胸前,这个动作让她本就饱满的胸部更显挺拔,也让她的臂膀肌肉线条更加鲜明,充满了一种野性的力量感。
“一个园子而已。”孙连城面无表情。
“是吗?”伊莎贝尔走到桌边,伸出纤细的手指,饶有兴致地顺着孙连城画的那条红色曲线,在地图上缓缓划过。
她的指尖温润,带着一丝凉意,划过粗糙的纸面,发出沙沙的轻响。
当她的指尖划到曲线的尽头时,有意无意地,轻轻触碰到了孙连城还放在地图上的手背。
触感柔软,一触即分。
孙连城的手像被微弱的电流击中,下意识地缩了一下。
“蜿蜒,曲折,不走寻常路。”伊莎贝尔抬起头,那双蓝宝石般的眼睛里闪着狡黠的光,“就像你一样,总让人猜不透。”
她俯下身,靠得更近了些,温热的呼吸拂过孙连城的耳廓,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蛊惑。
“告诉我,教宗冕下,你这次又想做什么?是建一座毫无用处的空中楼阁,等着他们把你送上审判台?还是……你真的以为,靠着几块石头,就能改变命运?”
“我只是觉得这里太丑了,想弄得好看点。”孙连城面不改色地胡扯。
伊莎贝尔被他这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逗笑了,胸口起伏,带起一阵迷人的波澜。
她直起身子,好整以暇地看着孙连城,那眼神仿佛在说:“继续你的表演,我看着。”
就在孙连城在“自我毁灭的艺术再次失败”的绝望中,准备躺平摆烂时,一阵巨大的轰鸣声从天边传来。
一架印着五星红旗的重型直升机,卷着漫天烟尘,缓缓降落在营地前的空地上。
舱门打开,几位身穿深色西装,气质沉稳的中年人,在项目负责人的陪同下,走了下来。
是国内派来的高级别考察团。
带队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神情严肃的老领导。
他一下飞机,目光就被远处那个正在拔地而起的、充满了违和感的工地吸引了。
“那……那是在做什么?”老领导皱起了眉头。
在非洲的工业矿区,不抓紧时间搞生产,却在这里叮叮当当地盖亭子,修园林?
这是什么作风?
陪同的负责人连忙解释:“报告首长,这是孙连城同志亲自规划的‘静思园’,据说是为了……调和风水,凝聚气运。”
“胡闹!”
老领导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把宝贵的资金和人力,用在这种虚无缥缈的事情上!这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是享乐主义!把人给我叫过来!”
他身后的几位专家也纷纷摇头,看向远处的眼神充满了不赞同。
孙连城的心脏,在这一刻,狂跳不止!
来了!
青天大老爷来了!
我的罪证!我明晃晃的罪证终于要被发现了!
他几乎要控制不住自己,冲上去握住老领导的手,声泪俱下地控诉自己“好大喜功、铺张浪费”的罪行。
然而,当考察团一行人黑着脸,走到那片“违章建筑”前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只见坎巴的工匠们,正用最原始的工具,虔诚地打磨着一块巨大的铁木。
木头上,雕刻的不是什么龙凤麒麟,而是一幅他们看不懂的、却感觉无比熟悉的图案——那是简化的“神启之路”路线图。
旁边,几位坎巴的年轻人,正跟着一位中国的工程师,一笔一划地在石碑上刻着汉字。
——“道法自然”。
整个工地,虽然简陋,却弥漫着一种奇异的、宁静而庄严的氛围。它不像一个工地,更像一个文化的传道场。
老领导脸上的怒气,不知不觉间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震撼与困惑。
他看着在非洲的烈日下,一座古朴雅致的中式园林,正从一片蛮荒的土地上缓缓“生长”出来。这画面带来的冲击力,远比任何报告和数据都来得猛烈。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工业项目了。
一位随行的文化学者,颤抖着声音,喃喃自语:“这……这不是形式主义。这是……这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与‘一带一路’的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一次伟大的、创新性的融合!”
“在物质输出的同时,进行文化输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追求天人合一!这……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啊!”
老领导沉默了。他转过头,目光在人群中搜索,最后落在了那个一脸生无可恋、仿佛灵魂出窍的年轻人身上。
“那个年轻人,就是孙连城?”
“是……是的,首长。”
老领导看着孙连城,眼神中的严厉和审视,逐渐被一种复杂难言的欣赏和赞许所取代。
孙连城坐在还未完工的亭子里,看着那群对着他的“罪证”指指点点、交口称赞的领导和专家,内心一片冰凉,如坠冰窟。
他只是想贪污点公款,败个家,然后被抓起来,遣送回国。
结果,不仅没背上“挥霍浪费”的罪名,反而又多了一项“在‘一带一路’项目中创新性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大国文化自信”的泼天功绩。
这剧本,到底是谁写的?还能不能让人好好地当个废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