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寄往月球的信,与寂静的盘口(1/2)
“……一个……在官方记录里,三十年前就已经被永久废弃的,前苏联的无人探测器着陆点。”
林曦的声音在观察室里飘荡,像一缕来自冰冷外太空的稀薄气体,钻进每个人的肺里,带走了最后一丝温度。
静。
死一样的静。
钱明感觉自己的听觉系统出现了一种奇妙的紊乱。他能听到服务器风扇的嗡鸣,能听到苏沐雪极力压抑却依然存在的呼吸声,但他就是无法将林曦刚刚说出的那句话,组合成一个有意义的句子。
月球?静海基地?前苏联?
这几个词,就像是三个来自不同剧本的演员,被一个喝醉了的导演胡乱地推到了同一个舞台上,彼此之间充满了荒诞的割裂感。他混迹市场几十年,从最早听财经广播,到后来用大哥大看报价,再到现在对着满屏幕的K线图,他自认为见多识广。可他所有的知识体系,所有的江湖经验,都局限在这颗星球的表面。
月球上,没有交易所。
“这他妈的……”钱明终于挤出了一句完整的脏话,他看着林曦,又看看李瑶,脸上是一种放弃思考的茫然,“咱们是不是……该报警了?不,不对,这事儿……是不是该打给天文台?”
没有人理会他的胡言乱语。
苏沐雪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城市的霓虹在她脚下汇成一片璀璨的星河。可她抬头望向夜空,那轮悬挂在天际的,皎洁的明月,此刻在她眼中却变得前所未有的陌生与……诡异。
一封来自二十年前的,足以毁灭世界的末日协议,在被意外唤醒后,没有攻击敌人,没有联系友军,而是给月球上一个废弃了三十年的前苏联基地,寄了一封信。
这个事实本身,比“观察者”那根横贯虚空的“弦”,比陆寒徒手“屏蔽”一片海域,更让她感到一种发自骨髓的寒冷。
前者是力量的展示,是维度的碾压,虽然恐怖,但仍在“对抗”的范畴之内。
而后者,则像一个疯子在讲一个无人能懂的笑话,你不知道他为何发笑,更不知道这个笑话的结局,会不会是所有听众的死亡。
“李瑶。”苏沐雪转过身,她的声音很轻,却异常清晰,“‘长城计划’,和前苏联有关系吗?”
李瑶的身体僵硬地站在那里,像一尊被岁月风化了的石像。她的目光空洞地落在屏幕上那行月球坐标上,仿佛要将那串冰冷的数字看穿。
听到苏沐雪的问话,她过了很久,才缓缓地摇了摇头。
“没有。”她的声音干涩,失去了往日的平稳,“‘长城计划’启动的时候,苏联已经解体了。我们所有的假想敌,所有的技术参照,都来自大洋彼岸。”
她的话,让谜团变得更加深不见底。
一个纯粹的,为了对抗西方技术霸权而生的绝密计划,其最核心的“末日协议”,却与一个早已消失的红色帝国,在月球上,产生了一道跨越时空的诡异连接。
“删掉它。”李瑶的语气突然变得无比坚决,那股属于“天机”的冰冷与果断,强行压制住了内心深处的惊骇与恐惧。她走到林曦身后,双手按在控制台的边缘,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立刻,马上,清除所有数据。包括你的本地缓存,包括‘云脑’的运算日志,包括我们刚才所有的对话录音。我要这间屋子里,除了我们四个人的大脑,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个与‘钟摆’和‘月球’有关的字节。”
这一次的命令,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急迫,更不容置疑。
之前,她想抹掉痕迹,是为了躲避“观察者”的视线,是为了不引火烧身。
而现在,她像是一个不小心挖出了远古邪神封印的考古队员,只想发疯似的把土重新填回去,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林曦没有说话,她立刻开始执行命令。键盘的敲击声再次响起,但这一次,不再有探索的激情,也没有了对抗的亢奋,只剩下一种近乎于恐惧的谨慎。她像一个拆弹专家,小心翼翼地剪断每一根连接着那个恐怖秘密的引线。
钱明坐立不安地在房间里踱步,他从口袋里掏出那根宝贝雪茄,几次想点燃,又几次放了回去。最后,他烦躁地把雪茄往桌上一拍,走到自己的电脑前坐下。
“看点阳间的东西洗洗眼睛。”他嘟囔着,打开了辉耀科技的行情界面。
那熟悉的,令人绝望的跌停板,和那座高达七百八十亿的卖单大山,依旧纹丝不动地矗立在那里。
整个市场,一片死寂。
钱明盯着那个天文数字,几分钟前,这个数字还让他感到窒息。现在,他看着这个数字,心里却涌起一股荒谬的亲切感。
至少,这还是钱。
是他能理解的,能计算的,属于人类范畴内的贪婪与恐惧。
总比跟一群在月球上写信的神仙魔鬼打交道要好。
“苏总,”他头也不回地喊道,“等老板回来了,咱们还是专心搞咱们的股票期货吧。这又是‘天机’又是‘麻雀’的,现在还蹦出个‘钟摆’,我这心脏有点受不了。再这么搞下去,我怕我还没被对手打爆仓,就先被这些代号给吓死了。”
他的话,让房间里那根紧绷到极致的弦,稍微松弛了一丝。
苏沐雪看着他的背影,这个在市场上浮沉半生,见惯了大风大浪的老操盘手,此刻却像个受了惊吓的孩子,只想躲回自己熟悉的世界里。
她又何尝不是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