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邺城军事(1/2)
邺城大将军府内的气氛,不复月前誓师南下时的激昂与笃定,反而弥漫着一股压抑的凝重。袁绍端坐于主位之上,面容依旧保持着威严,但眉宇间凝聚着一丝挥之不去的阴霾。他并未立刻开口,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下首刚刚风尘仆仆赶回的许攸。
许攸宽大的袍袖上还沾着路途的尘土,他微微清了清有些沙哑的喉咙,上前一步,拱手禀报:“主公,攸自黎阳前线快马加鞭赶回,正是要面陈前方军情。”
他略一停顿,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道:“颜良将军遣攸回报,黎阳城防异常坚固,守将于禁用兵沉稳老辣,调度有方。我军连日猛攻,虽予敌重创,数次登城,皆被其舍命击退。我军将士奋勇,然城头狭窄,兵力难以展开,伤亡……亦是不轻。尤其攻城器械,损耗巨大,急需补充工匠与物料。颜良将军之意,黎阳恐非旦夕可下,强攻恐代价过大。”
这番话让厅堂内的空气又沉重了几分。袁绍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座椅扶手,示意许攸继续。
许攸话锋一转,语气更为低沉:“此外,攸归来途中,亦接到白马文丑将军传来的最新消息。曹操已亲率精锐步骑抵达白马,并未直接冲阵,而是在城外十里处择险要地势,立下了坚固营垒,与刘延所守的白马城形成了犄角之势。文丑将军遣前锋试探,不料曹军狡诈,佯装败退,诱我前锋深入,继而以伏兵夹击,致使蒋奇将军所部数千前锋……尽没。”
“什么?”袁绍身体微微前倾,眼中闪过一丝惊怒。数千前锋一战尽殁,这不仅是兵力损失,更是对士气的沉重打击。
许攸深深一躬:“文丑将军判断,曹操此番带来的必是其麾下精锐,战力不容小觑。如今白马局势已变,我军需同时应对城内守军与城外曹军主力,围城之势被破,陷入僵持。文丑将军忧心,若曹操后续援军乃至粮草源源不断,则白马战事恐迁延日久,于我不利。故恳请主公速定大计,或增派援军以打破僵局,或另谋他策。”
两份来自东西两线的战报,经由许攸之口合并道来,如同两块冰冷的巨石,重重压在袁绍和所有谋臣武将的心头。预想中的雷霆万钧、势如破竹,竟变成了东西两线的艰难啃噬与意外受挫。
寂静中,袁绍的声音带着压抑的火气响起:“黎阳不下,白马受阻,前锋覆没!颜良、文丑皆乃我军上将,拥数万精锐,竟被曹操偏师、孤城拖至如此境地!诸公,有何高见?”
谋士郭图率先出列,他向来主张以绝对实力碾压,此刻更是语气激昂:“主公!颜良、文丑将军一时受阻,绝非将士不用命,实乃曹操狡诈,倚仗城防工事负隅顽抗!我军带甲数十万,粮草堆积如山,岂能因小挫而动摇根本?依图之见,当立即从后方增调兵马,尤其是增派精锐,加强给颜良将军!黎阳乃曹操西路锁钥,只要不惜代价,猛攻拿下黎阳,擒杀于禁,则曹操西路屏障尽失,我军便可长驱直入,直逼许都!届时,白马之围,不战自解!”
他话音刚落,谋士沮授便微微摇头,出言反驳:“公则之言,看似勇决,实则过于冒险。黎阳城坚,于禁善守,此乃事实。强攻之下,纵能攻克,我军亦必伤亡惨重,元气大伤。届时,即便拿下黎阳,还有多少余力东进?况且,曹操主力已至白马,若其见黎阳危急,弃白马而全力西援,或遣轻骑断我粮道,则我军东西难以兼顾,局势危矣。”
他走到悬挂的巨幅地图前,手指坚定地点在白马位置:“授以为,黎阳方向,当命颜良将军暂转攻势为守势,深沟高垒,看住于禁即可,使其不得东顾。而我军之重心,必须立刻移至白马!曹操亲至,其精锐亦多汇聚于此,此乃天赐良机!若能在此地与曹操主力决战,并战而胜之,则曹操可一战而擒,兖州、豫州传檄可定!届时,黎阳孤城,不攻自破。此乃擒贼先擒王之上策!”
“决战?”郭图冷笑一声,“沮别驾莫非忘了虎视眈眈的吕布?我等倾尽全力在白马与曹操决战,纵然胜之,也必是惨胜,士卒疲惫,将领伤亡。若那时吕布趁机自关中东出,袭我侧后,如之奈何?届时我等浴血奋战,只怕最终是为吕布做了嫁衣,徒劳无功!”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下。袁绍听着,眉头越皱越紧,目光再次转向了提供军情后便退回班列,此刻正垂首不语,仿佛在深思的许攸。
“子远,”袁绍直接点名,“你亲历前线,熟知军情,又素来多谋,何以教我?”
许攸闻声,缓缓抬起头,先是对袁绍恭敬一礼,然后才不紧不慢地开口,声音清晰而冷静:“主公,公则、沮授二位之言,皆老成谋国,各有其理,然亦各有其未尽周全之处。”
他步履沉稳地再次走到地图前,目光扫过黎阳和白马,最终落在更广阔的疆域背景上:“黎阳,诚然是要地,然观今日之势,已非急所。强攻损耗过大,正如沮别驾所言,恐得不偿失。而沮别驾欲集重兵于白马,寻求与曹操决战,擒贼擒王,确是正理。然郭公所虑,亦绝非杞人忧天。吕布,豺狼也,此刻按兵不动,非其不欲动,实则在坐观成败,待价而沽。我等若与曹操在白马拼得两败俱伤,他必效渔翁之利,届时我军危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