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混沌武神 > 第340章 神秘道宗,悟透道门玄石!

第340章 神秘道宗,悟透道门玄石!(2/2)

目录

“你真打算加入道宗?”叶倾城接着问道。

“想见到陆瑶,这是唯一的选择。”林辰回答说。

顿了顿,行进中的林辰一副想到什么的表情问道:“对了,你不是拥有周雄信的记忆吗?从他的记忆来看,那道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门派?”

“道宗是修炼的圣地,是天才集结的道场,也是无数人不惜代价也要加入其中的武学圣宗!”叶倾城赞不绝口道。

“这么厉害?”林辰来了兴趣。

“以风无极的眼界都推崇你加入道宗,便足以说明一切。”叶倾城毫不吝啬道。

“希望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吧。”林辰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道。

“老大,在加入道宗前你都是危险的,如果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华洲城,一旦被人认出来的话,届时恐怕又难以脱身了。”四灵兽提醒道。

“有道理,我现在只想安安静静的加入道宗,不想再节外生枝。”林辰赞同的点头。

“所以,你先回去,等到了华洲城你再直接出来。”四灵兽直言道。

“你一直跟我在一起,我既然身份暴露了,你恐怕也不安全。”林辰放心不下道。

“我不安全没关系,反正也没人能追得上我!”撇了撇嘴,四灵兽满不在乎道。

“那好,我先回去,你单枪匹马直奔华洲城。”林辰赞同的点头道。

“你就放心吧,保证不出乱子!”四灵兽信誓旦旦道。

接下来,一切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四灵兽一路瞬移。

一炷香后,顺利抵达华洲城。

因为不知道加入道宗的流程,所以下一步,由叶倾城出来以混沌之眼打探消息。

很快,弄清楚是怎么回事的她来到一处广场上。

这里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赫然是道宗的人在这里招收弟子。

“就是这了。”叶倾城柔声道。

“我需要怎么做?”骤然现身的林辰朗声问道。

“道宗招收弟子以悟性为主,天赋其次。擂台上有一块石头,如果你能从中悟到一些东西的话,便有机会被他们选中。”叶倾城解释道。

“没有确切的标准吗?这也太玄乎了!”周心妍悻悻地说。

“道宗招收弟子就是个玄学,主要是看缘分!”叶倾城耸了耸肩说。

“既来之则安之。我们仨一起去碰碰运气吧,只要能有一人能加入道宗即可!”林辰眼神坚定道。

如果不是因为要找陆瑶的话,他才懒得理会这些事。

广场上各路牛鬼蛇神什么样的人都有。

林辰担心身份暴露,刻意隐藏身份,尽可能不引起众人的注意。

半柱香后,总算是轮到了他们三人。

周心妍走在最前面。即将伸手触摸那块看起来古朴无奇的道门玄石时她还一脸忐忑,甚至回头看向林辰。

见此,林辰柔声安慰道:“不要想太多,尽心即可!”

周心妍郑重地点头。

当即伸手按在道门玄石之上,然后微微闭上眼睛。

片刻后,她朱唇亲启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话一出,那坐在道门玄石旁原本昏昏欲睡的老者双眼中精光四射,立刻神采奕奕的看向周心妍道:“悟性不错,这一天下来,总算有个能看的。”

说到这里,老者上下打量周心妍一番后朗声问道:“你叫什么?”

“晚辈周心妍,拜见前辈。”周心妍虔诚道。

“很好,你先跟他们去吧。”

老者摆了摆手,立刻有人上前带着她离开。

下一个,轮到叶倾城了。

她拥有混沌之眼,只是简单看了一眼,立刻便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叶倾城口吐莲花,字字珠玑。

一旁的老者还没从周心妍所带来的惊喜中缓过神来,叶倾城的出现又让他精神百倍。

要知道,道宗招收弟子十分严格。

平日里三五天都不见得能招收一个悟性不错的弟子,现在却接连出现两个,也难怪他有些失态。

“你叫什么?”老者喜出望外的问道。

“晚辈叶倾城,拜见前辈。”叶倾城双手抱拳道。

“你跟刚才那周心妍是一起的?”老者接着问。

“她是我的姐妹。”叶倾城回答道。

“很好,悟性不错,天赋也极其了得,看来我今天没白来这里。”老者极为欣赏道。

接下来,林辰径直走向道门玄石。

见此,迟迟不愿离开的周心妍和叶倾城赶紧迎了上来,对此尤为期待。

不磨叽,林辰果断伸手按在道门玄石上。

接触的瞬间,无数的信息如潮水般涌入到脑海中。

紧接着,让人倍感诧异的是,那看似古朴无奇的道门玄石竟然匪夷所思的碎裂成渣,直接散落一地。

“咦,这、这……怎么会这样?”老者瞠目结舌道,完全一副被震撼到的表情。

“前辈,这与我无关。”林辰摊了摊手,一脸无辜道。

“那你悟到了什么?”老者激动得语无伦次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