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洪武元年:开局万吨面粉撬翻大明 > 第13章 这种女子,弟弟你把握不住

第13章 这种女子,弟弟你把握不住(2/2)

目录

杨三財心中已然有了主意。

他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发財的机会。

缓和一会儿后,他疑问道:

“小兄弟你既然能读书,能识字,为何不到吴,不,圣上跟前效力”

见朱先安笑而不回,他又劝道:”圣上求贤若渴,这偌大天下,终归要有官吏治理。小兄弟既能一个人飘洋过海而来,自有过人之处。何不在圣上这里,一展所长,何苦做些贩夫走卒的买卖”

他身子微微倾向朱先安,颇有些恨铁不成钢。

”这天下,做买卖的不如当官的家养的狗吶!“

一句颇有怨言的感嘆,似乎经常被官府之人欺压一样。

朱先安知道李三財说得有道理。

朱元璋立国之初,手下虽是人才辈出。

他自己培养官员的能力,也是冠绝当代,乃至在整个歷史上,都能名列前二三名之列。

但他打天下的速度太快了。

地方打下来竟然没有官员治理

当官的人不够了!!

听起来太不可思议,但这就是真实的歷史。

为了解决此事,一方面他让收復来的失地中的汉人官员留任。

另一方面,自然是广发英雄帖,四处招纳贤才了。

就像朱先安在珍珠巷家的邻居,鶯儿的男主人,龙江提举司副提举赵船大人一样。

他本是元末贱籍,连匠户都算不上,但因为能识字,现在已然当了官。

像朱先安这种情况,能读书识字,会算帐。

他甚至可以直接出门,骑马往府东街的应天府衙门,或者广艺街的上元县衙门,毛遂自荐去求个官身。

而且现在去当官,还有一桩大好处,那就是可避免掉朱先安並不擅长的科举,就能当官。

可是,这朱元璋手下的官儿,岂是那么好当的

今日吃下这颗蜜果,焉知日后不会因此蜜果而丧命

而知道后世歷史发展脉络的朱先安,知道这颗蜜果吃不得。

只一个空印案,自己怕是都要掉一层皮。

即使知道空印案,他在自己的官位上能改变吗

並不能。

同僚、上级、下级,身边的所有人,都借著元末弊政漏洞大捞民脂民膏,自己能怎么办

去圣上面前告状怕是会死得很难看。

得罪如此多的官僚,他是神仙都活不下来。

和同僚同流合污

朱先安不屑为之,也不敢拿民脂民膏。

这样的官,不当也罢。

而且,现在毛遂自荐得到的官位,能有多大

以后能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能待价而沽的,不仅仅是货物,还能是人本身。

就他这种身怀奇宝的穿越客,当官不能自己做主,不如回家种田卖红薯。

朱先安仔细考虑过,想在朱元璋手下安稳且舒適地当官,需要让朱元璋看到自己身上不可被任何人替代的价值。

让朱元璋即使想杀自己,也会因为投鼠忌器,或者捨不得而不得不捏著鼻子保下自己。

纵观朱元璋打天下和治天下的生平,他当得起雄才大略的称呼。

他的能力,几乎冠绝歷朝歷代开国皇帝。

他治国三十一年留下的家底,支撑住了洪武朝长达二十余年的,四处开的或大或小的战爭,也支撑住了靖难之役,一直撑到了他的好儿子——朱棣南征北战。

在除涉及自家儿子身上之外,朱元璋在国事上,可以称的上一台冰冷的政治机器。

甚至,他能在儿子死后,將儿子的身后名,给毁的人尽皆知,写成书,让其青史留“名”。

他也能將亲生儿子,贬为庶民。

纵观歷朝歷代,能单纯因为自己儿子残暴辱民,而將其贬为庶民者,凑不出一个巴掌,甚至一个都没有。

除了朱元璋!

在那个封建时代,是朝廷、士大夫和普通百姓,都讲究亲亲相隱的时代,这种举动可以说是石破天惊的第一遭。

朱先安害怕一个喜怒无常的帝王,因为这种帝王杀人不需要理由,全凭个人爱好。

而类似朱元璋这种,从治国之初,到死亡前都有清醒大脑的帝王,是能容下朱先安这种特殊的“人才”的。

朱先安自觉凭藉自己脑海中的知识,大概率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但他觉得目前自己手里的筹码还不够,他不想冒任何一点风险。

而要做到万无一失,他的手上要至少具备两种东西。

第一是只能由自己掌握的,能解决朱元璋治国中的一个极大的问题的宝物或者方法。

第二是能自保的武器,甚至是可以威胁到朱元璋生命安全的武器。

当然,第二点是不能被朱元璋所知道的。

这种武器,只能当作最后翻脸时的杀手鐧。

一旦用出去,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只要抓住这两手,一明一暗之下,在洪武一朝立足,並且滋润地活著,那就是绰绰有余了。

简单理清了自己的思绪,朱先安轻轻抿了口茶,笑道:“小弟我翻洋越海而来,可不是为了那区区一小吏,一芝麻小官。”

“朱兄弟倒是好大的志向!”

杨三財听完,更开心了。

朱先安现在不当官好啊,他不去当官,自己才能发大財。

他正要开口说出自己的目的,岂料朱先安先开口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