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真实背景(2/2)
而是讲了他当时的领导,一个师长和师政委之间处理一个战事的故事。
简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沉淀了岁月沧桑的力量,“当年我们师负责穿插阻击。前线战况胶着,伤亡不小。”
“我们师部和前指对下一步打还是守,有过激烈的争论。师长主张必须按预定时间坚决穿插到位,完成分割包围的任务,牺牲再大也不能动摇推进的速度;师政委呢,人好心善心疼部队伤亡,主张暂缓一步,巩固现有阵地,稳一稳,保存有生力量。”
简策顿了顿,拿起茶杯抿了一口,似乎在回忆那段烽火岁月。
“吵啊,拍桌子瞪眼。看得我们这些下属全都不知道该怎么劝了!”
说到这里,简策的目光看向林浩日和柳艾津,意味深长,“但吵归吵,最后怎么定的?司令员一句话点醒了所有人:‘任务是铁律!确保主攻方向成功,是你们师唯一存在的意义!’”
简策话音落地,话锋陡然一转,“现在江南市的第一任务是什么呢?发展经济!稳定很重要,但良性发展同样更重要。不能只顾眼前,顾前不顾后,后面的问题谁又来解决?”
“干部队伍,永远要一个拳头攥紧了打出去。目标只有一个,劲儿就要往一处使!向心力散了,再多的兵也是散沙,挡不住真正的风浪。”
包间里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听懂了老人话里的深意。
他是在用血与火的历史教训,告诫眼前这两位江南市的“师长”和“师政委”:
目标一致(稳定发展、打击犯罪)、团结协作(而非内耗拆台)、完成任务(解决江南问题)才是第一位的!
任何为了“稳定”(守旧、自保)而偏离核心目标(如违规停职调查真相的行动),甚至搞内部倾轧的做法,都是危险的,是在削弱“拳头”的力量。
简策的目光最后落在林浩日脸上,带着长辈的关怀,却又锐利如刀:“小林同志啊,你的老领导有个毛病,不求无功,但求无过。那是在某些阶段性的时候,不是任何时候都适用。我这个老头子年龄大了,但看到的变化也多,与时俱进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你们现在肩上的担子,也不轻啊。”
林浩日的后背瞬间渗出一层冷汗。
他知道,自己提议停柳艾津职的事情,绝瞒不过这位老领导。
简策看似在讲古,句句都在敲打他“守旧过甚”。
他脸色微微发白,只能低声应道:“简老教诲的是,我们一定深刻领会,加强班子团结,确保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柳艾津心中激荡,简老的话无疑是对她坚定调查态度的极大肯定和支持。
她立刻表态:“请简老放心!我们一定谨记您的教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江南市的工作做好!”
简策满意地点点头,“班子团结也是很重要的干部素质,你们都要好好思考一下。”
此刻他的脸上笑容重新变得和煦,仿佛刚才那番沉重的话语只是一段闲谈。
他又闲聊了几句家常,随行人员上前提醒简老该休息了。
众人连忙起身告辞,不敢再打扰。
临别前,他再次望向窗外枫林小筑雅致的庭院,忽然轻叹一声:“江南真是好地方,荷花开得也好。”
“只是……风雨欲来时,更要懂得守得住根本,看得清方向。和风细雨润万物,狂风暴雨亦可摧城拔寨……分寸,要自己把握啊。”
这句话,既像是对景色的感慨,又像是对林浩日和柳艾津最后的提醒:斗争要有理有据有节,要懂得适可而止,更要明白真正的目标和底线在哪里。
从简老的随行人员口中得知,简老休息一晚就会离开江南市,去看望一个老战友,不便让他们同行。
一行江南市的领导班子乘坐中巴离开枫林小筑,林浩日似乎在试探着柳艾津:“艾津市长,简老今天的话犹如醍醐灌顶,值得深思啊!”
柳艾津淡淡一笑,回应道:“林书记如果有所悟,也是我们江南市的一大幸事。”
分明带刺的话,林浩日却不能反击。
简老的话还在耳边回响,他的心里已经在盘算着该怎么行动了。
简策的“敲打”和那番关于“师政委”的比喻,如同重锤击在他心口。
他知道,简老的出现,以及他话语中隐含的维护柳艾津、批评自己过于保守甚至“违规”的态度,已经将省纪委的目光和上层无形的压力无限放大。
他试图通过内部审查、停职柳艾津来“控局”的路,已经被这位老人彻底堵死,甚至显得格局太小,不识大体。
“必须尽快切割……让问题在省纪委层面解决,而且要快!必须有人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林浩日心中瞬间做出了决断。
他明白,只有“断尾求生”,才能给柳艾津一个台阶下,也才能最大程度保护自己这个“班长”的威信和所谓的“稳定大局”。
回到市里,中巴车上的人没有一个直接回家的,都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林浩日回到自己办公室,下的第一个指示就是让秘书郭峰通知副书记支冬雷到自己办公室来。
“之前,任兴说他犯了一些错误,有没有及时向省纪委那边交代?”
支冬雷犹豫了一下,“省纪委那边没有传出消息。”
“那就告诉任兴,在我这里既然说了,不去省纪委交代问题,就等于没说。难道还要我亲自去省纪委调查组检举吗?”林浩日的手指在办公桌上敲得脆响。
支冬雷是今天参加了接待简老的人之一,知道林浩日作出这个决定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