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知子莫若父,洪武帝:让要老二当皇帝,绝对堪比桀纣!(1/2)
【按照立嫡立长的规矩,大明的皇位本应从太祖高皇帝到皇太子朱标,再到皇嫡长孙朱雄英。】
【然而,朱标及朱雄英皆已逝。】
【所以下一任的大明储君,不管是选嫡次子秦王朱樉,又或者嫡次孙朱允熥,都没有问题。】
【可偏偏太祖高皇帝做出了一个让大多数人意外的决定。】
【他决定,册封朱允炆为皇太孙,接替其父朱标,成为大明新一任的储君。】
【为何我说这个决定让大多数人意外?】
【只因朱允炆,乃庶出!!】
震泽。
听着天幕里后世人的讲述,朱允炆的脸色阴晴不定,很是难看。
朱元璋回首望去,心中唯有轻叹。
【朱允炆,洪武十年生,其生母乃蒙元官员吕本之女,朱标侧妃吕氏。】
【吕本归附太祖高皇帝后,先为中书省掾史,吴元年,授湖广行省照磨,洪武三年升中书省右司郎中,洪武四年改左司郎中。洪武五年升刑部侍郎,寻进吏部尚书。】
【洪武十年二月二十四日召还授礼部尚书,同年五月十一日外派为两浙都转运盐使。】
【最后再授太常寺卿,于洪武十四年十二月疾卒。】
【由此大家可知,这位太常寺卿吕大人可谓是地地道道的文官。】
【也因此,朱允炆格外受到洪武朝的文官集团青睐。】
【朱允炆出生时,其母吕氏时为太子朱标的侧妃,即是妾室。】
【虽后来在原太子妃,开平王常遇春嫡长女常氏离世后,吕氏被扶正为太子妃。】
【然,按照礼法。】
【朱允炆当算是庶出,因为他出生时其母吕氏只是太子侧妃,并非太子妃。】
【一字之差,时间前后不同。】
【导致朱允炆的身份便因此不同。】
【按理来说,身为庶出的皇孙,在前有诸藩之首的嫡次子的秦王朱樉,还有虽比其年幼些许,却是嫡出的嫡次孙朱允熥。】
【这大明的储君,无论如何都不应该轮到朱允炆这一介庶子来当。】
【时至今日,太祖高皇帝究竟如何想的,我们这些后人无法得知。】
【史学家们推测,一是因为太祖高皇帝太过疼爱逝去的嫡长子。】
【为了保证朱标这一脉将来不断绝,便放弃了让自己的嫡次子秦王朱樉接任储君。】
【二是因为嫡次孙朱允熥年纪尚小,又不甚聪慧,怕其继位后难以控制嚣张跋扈的开国淮西武将勋贵集团,最后只能选择了庶子朱允炆。】
【朱允炆虽是庶出,但据太祖实录记载,皇孙允炆自幼聪慧,性好学。】
【加之由于其生母乃是太常寺卿吕本之女,天然就是文官集团中人。】
【打天下靠武将,治天下则需要靠文官。】
【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太祖高皇帝这才选择了朱允炆接过其父的储君之位。】
【这些推测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我们无法得知,大家也可以在评论区说说自己的想法。】
浪声涛涛,朱樉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在了自家皇帝老子的身上。
瞧着那曾经如泰山般威严、高大的背影,他眼里的情绪颇为复杂。
他为何一直看不顺眼朱允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