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琼王的恐怖之处,不安的朱允炆!(2/2)
自那之后,朱允炆便对朱桢这个六叔敬而远之。
最后的最后。
当天幕后世人曝光了朱允炆未来的所作所为,他才终于知道。
六叔朱桢,竟早就看出来了自己的想法!!
这样他更对其感到畏惧,要知道当时他才四五岁啊!
莫不成,对方还真能三岁看老?
虽说不管是哪个叔叔成为储君对朱允炆来说都不是好事,可都还留有一线生机。
但若是六叔朱桢当储君......
凭借对方的手段,想到这些时日在琼州的所见所闻,朱允炆都无法想象那时自己的未来将会多么的昏暗。
房内另外两个没有倒地就睡的人,也在思索着。
蒋瓛这位天子亲军锦衣卫都指挥使,自然是在猜测着洪武皇帝与琼王独处时会说些什么。
揣测上意,是任何为官之人必须精通的事情。
虽摆在明面上,会引得领导不满。
可要是你连领导的暗示,连领导在想些什么都不知道,那你绝对无法得到领导的满意。
看起来自相矛盾,却又暗合人性。
在蒋瓛看来,琼王未来成为储君的可能性,远大于其余藩王。
若这次父子独处,让洪武皇帝决心册立琼王为储君。
他,必须得向对方靠拢了。
参与争储,是为臣大忌,为皇帝所不忍。
但假若储君已经定下,臣子却不忠于储君,那除非未来储君被废,不然等待着臣子的下场绝对极为凄凉。
尤其是对于蒋瓛这样的孤臣、佞臣、奸臣而言。
锦衣卫,天子亲军,监察百官,先斩后奏,说来权力极大。
可终究不为百官所喜,没有人会喜欢随时监视着自己的机构,更别说对方还拥有处决自己的权力。
锦衣卫的都指挥使,一旦不为皇帝所喜,身死便已经是最好的下场了。
如今洪武皇帝已逐渐老迈,蒋瓛这位锦衣卫都指挥使却尚在壮年。
他必须为自己寻找后路了,免得到时候洪武皇帝一驾崩,自己便被新皇送去陪葬。
李景隆倒是没有朱允炆、蒋瓛二人想的那么多,想的那么复杂。
他只想...留在琼州,好与自己的六表叔一起未来征战沙场!!
作为大明功臣第三,火烧哈拉和林,车轮方平屠戮蒙元鞑子,被称为蒙元慈父的歧阳王李文忠的儿子。
他李景隆,是真的受够了整日在各地练兵的窝囊日子!
他想要带兵打仗,想要获取战功,想要让地下的祖宗、亡父以己为荣。
可惜,如今大明边疆几无战事。
寻常蒙元鞑子寇边,等消息传到南京,坐镇边陲的诸藩早已带兵平定,根本轮不到朝廷派他这位曹国公北上作战。
若是一直如此,他虽难受,但也唯有接受现实。
可在看到六表叔亲自乘着钢铁巨舰,于万里汪洋外攻灭两国,生擒双王的事实。
他...酸了!!!
所以他下定决心,既然大明内陆无战事,那便留在琼州和六表叔一起:
乘风破浪,歼敌灭国,擒王献俘!
问题是......这种事情并非是他李景隆想要留在琼州,就能留下来的。
他身上流着的是歧阳王李文忠的血脉,是大明如今的曹国公。
想要留下来......必须获得舅公洪武皇帝的同意方可。
李景隆很纠结,他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怕会触怒本就脾气不好的舅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