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又呼琼王万岁?朱元璋:逆子,咱还没有驾崩!(2/2)
听到动静的李景隆和蒋瓛也来到广场上,被亢奋的琼人们包围。
天子亲军锦衣卫的都指挥使对于朱桢这位琼王其实没啥喜恶。
毕竟一人常年在京城伺候皇帝,一人常年居于海外琼州岛,可以说毫无交集。
但从天幕出现,皇帝决心来琼州微服私访那刻起,蒋瓛就不得不思考一件事情。
未来,他该如何与琼王相处?
琼州一行的所见所闻,蒋瓛觉得琼王成为储君,继承皇位的可能性,远大于其余诸藩。
有朱允炆这个矫诏篡位,逼杀血亲的庶子在前,皇帝为了大明的未来,做出了违背祖宗成法的决定。
继承人的挑选,不看嫡庶,不论长幼,只选贤明。
论贤明,当今宗室里还有谁人能贤明的过就藩十年,便让琼州从原来一穷乡僻野,一跃成为天下最繁盛之地,率领琼军攻灭南洋两国的琼王贤明?
琼王继位的可能,起码有五成五。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作为锦衣卫这支天子最忠心的恶犬们的首领,他很有必要考虑后路。
琼王,必须交好。
蒋瓛暗自点头,但动作得隐蔽,尽量不引起皇帝与其余诸藩的注意。
尤其是洪武皇帝。
毕竟,锦衣卫这支天子亲军于大明来说太过特殊了,是皇帝监视百官的眼线,是震慑百官的利刃。
是以锦衣卫的都指挥使,只能向洪武皇帝一人效忠,绝不可结党,交好其余藩王。
但凡有一点参与争储的迹象,蒋瓛敢保证,当天早上皇帝得知消息,当天中午他就会被御史弹劾谋反,证据确凿推出午门斩首。
一行人中,唯有李景隆这位从小跟在朱桢这位六表叔屁股后头的表侄,是真心为其感到高兴。
听着周围琼人山呼万岁,瞧着众琼州将士看向六表叔脸上露出的亢奋、尊崇,想着码头上停泊着的钢铁巨舰里关押着的南洋两国国王。
将门出身的曹国公心中不由升起了一个念头,他想和六表叔一起携手攻伐不臣之国!!
与朱樉、朱棣两兄弟类似,李景隆从小就耳熟能详开国诸将的事迹。
他的父亲是堪比汉之冠军的歧阳王李文忠,曾火烧哈拉和林,应昌之战打得蒙元鞑子溃不成军,俘获元主嫡长子及后妃、宫女、诸王、将相官属数百人。
李景隆不是庸才,父辈的事迹让他热血澎湃,希望自己也能立下堪比,乃至超越父辈的功绩。
可惜生不逢时,待到他长成领兵,大明国内皆已平定,几无战事。
只剩三不五时对塞北的蒙元鞑子发动惯例征伐,但蒙元鞑子多年来已是被明军的勇猛吓破了胆。
每每听闻明军出塞,元主立马就带着大臣、妃子迁移行宫,跑往更北之地。
是以,这些年来他打仗的次数少,到各地练兵的次数多。
大丈夫胸怀才能,却终日只得训练士兵,无法上战场建立功名,这是很郁闷的事情。
尤其,他还是大明第三功臣歧阳王的儿子,想要建立堪比、超越父辈的功绩。
与六表叔一起携手攻伐不臣之国的念头一升起,就越发的旺盛。
李景隆目光灼灼的注视着那被众人拱卫的紫色蟒袍男子,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
山呼万岁之声经久不绝,直到琼州的王,琼州的天抬起手。
“此次南洋战役,胜在我琼州万众一心,胜在我琼军将士悍不畏死。”
朱桢眼眸扫视着周围,振臂高呼:
“琼州,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