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快婿 > 第372章 飞军(中)

第372章 飞军(中)(1/2)

目录

战斗持续到中午,士兵轮换下来休息吃饭,后面的继续上前接替战斗。

楼车到半道就被代军的砲车砸得快要散架,只能放弃。

改用云梯尝试登城,好几次灵活的西南精兵都靠近了城头又被击退。

赵立宽远远注意到,这些灵活的西南兵攻城不利时从一丈多高的云梯上一跃而下,打个滚滚入旁边壕沟里,还能毫发无伤。

灵活得像树上的猿猴。

这让赵立宽想到一件往事,在长征时在腊子口遇到坚固碉堡,背靠悬崖,没有顶盖。

强攻束手无策时,一位贵州的苗族小战士腰缠手榴弹,手握带铁钩的竹竿,如猿猴般攀上数十丈高的绝壁。

放下绳索接应后续部队,从悬崖上迂回到敌人头顶,从上方发起空袭,配合正面夹击,攻克难关。

不得不感慨,人总是有无限的潜能。

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话他始终相信,只要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任何人都能成为英雄。

这也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句话的科学性所在。

信任能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

赵立宽不是不急,不急他就不会跑来前线看战况了。

这仗打不好,数万将士生命有危险。

兴庆府拿不下,没有贺兰山作为依托,东面的地盘也拿不稳。

是他力主扩大战争,东西数千里战线,三十万大军动员投入,大半个国家都调动起来。

浪费这么多资源,牵动这么多人,如果没有一个好结果,他很难想象自己会是什么下场。

最好也是自毁政治前途,哪怕皇帝想保护他,大臣们,全天下的人都不会同意。

这是必然的代价,毕竟自己使用了太多的资源。

这就好像自己看《三国演义》,小时候很羡慕和崇拜那些聪明的谋士,却不羡慕袁绍、曹操、刘备、孙权之类的人主。

长大后他才逐渐发现,他羡慕的或许不是谋士们有多聪明。

而是谋士们只用动嘴,不用去做,也不用去负责。

不用为所有人负责,不用为失败负责,无论投入的资源有没有获得回报都不用负责。

所谓谋士的状态,毕竟是作者的幻想,任何事都要代价。

特别是这种消耗资源无数,举国咬牙坚持的大事,成了还好,如果不成总要有人负责。

但再急,赵立宽也没插手曾雄的指挥。

曾雄的能力他见识过。

曾雄在前线已经七八天,肯定比他了解情况。

越级指挥,打乱前线将领部署是战场大忌,所以他再紧张再担心也不能表露。

进攻持续到下午,天色渐暗,鸣金收兵。

南面和东面的人都陆续退了回来,一天的作战结束了。

当天没有太多进展。

......

晚上,赵立宽整夜睡不着。

出大帐外顶着冷冽的夜风,远处天穹下银河璀璨,漆黑的大山横亘东西,像披上一层银色纱衣。

心里莫名寂寥,南望一片无边无际的旷野.....

突然想到范仲淹的词。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