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国渊启程,酒精萃取黄花蒿(2/2)
“任师兄,你这不声不响的,可吓着小弟了。”
他扬了扬手中的瓶子,解释道,“蒿草可治疟疾,这是从蒿草中提取的药水,日后病患便不需喝一大碗苦水。”
田琼似乎对医道也有所涉猎,“我听闻蒿草入沸水则药效尽失,需以冷水浸取方可。”
“伯玉师兄果然见识广博,”张梁指向水锅解释道,“锅中用的正是温水,若验证有效,日后便可推广此法。”
“三郎此术若成,日后必是百姓福音。”孙乾端详着药剂说道,目光却被广口瓶吸引,“这瓶子通透至极,不知是何物所制?”
玻璃与琉璃在这时还属于高端物品,普通人别说见识过,只怕听都没听过。
张梁从袖袋里掏出一个小巧的玻璃瓶,递给孙乾,“此乃曲阳工坊试制琉璃瓶,因工艺繁杂,生产不易,尚未流传于外。”
孙乾把玩着晶莹剔透的玻璃瓶,恍然说道,“难怪三郎要我等编纂教材,此等技法果然”巧夺天工,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任嘏好奇问道,“三郎,这曲阳工坊,不知我等可否前去一观?”
张梁呵呵一笑,“自然是可以的,师兄们编纂教材之中,便有琉璃器生产之法。”
任嘏听闻可以,正要出声,孙乾出言制止了他,“任师弟,且等师兄自京中返回,咱们再去也不迟。”
张梁看天色不早,留了三位师兄在家里用餔食,今天国渊不在,三人倒也不再推辞。
他将药液收进自己房间,顺便检查了橘子与豆粕的情况。
六月高温湿热,不到一天的时间,橘皮破损处已经软化,豆粕出现了明显的酸馊味,估计再过一两天,就可以滋生出霉菌。
晚上要陪客吃饭,张梁前去知会大嫂苏婉,她正和秋菊冬梅缝制婴儿的包被和虎头帽。丝线在她们指间流转,不多时,一个小小的虎头已初具形制。
“大嫂,侄儿出生还早呢,你先休养安胎,不要过于劳累。”
“三郎来了。”苏婉见小叔子到来,放下手里的针线活就要起身。
“使不得使不得,”张梁赶紧伸手虚扶,“大嫂您歇着便是。”
“哪有那么金贵?”苏婉笑着嗔怪,“偏就是你们三兄弟爱大惊小怪。”
“这些年我老张家委屈大嫂了,如今家里既然宽裕些,自然是要好好修养。”
秋菊奉上茶水,张梁接过喝了一口,说道,“晚上我有客相陪,不必准备我的饭食。”
“三郎只管自去,”苏婉笑道,“晚些时候你兄长回来了,我与他说。”
来到茶舍时,幽幽刚给茶舍掌起灯,师兄弟四人围坐在桌边品着茶。
书案上散落着百余张写满字的留侯纸,用镇纸压得服服帖帖。
“三郎,”孙乾端着茶杯说道,“<齐民要术>饮食篇,下午已抄录两成,后日当可完稿。”
田琼指着任嘏,“若非任师弟沉迷算经,今日本该完成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