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神棍的诞生?(二)(1/2)
“好,范围缩小了,我们再推测一下他的身份。他如何能多次、自然地进入不同家属区观察、踩点、甚至接近受害者,而不引起大面积怀疑?查水表的?修电路的?送煤球的?这些身份都有可能。但是...”
他话锋再次转折:“结合我们之前分析的,他需要高度融入环境、看起来极其普通甚至无害的特性,以及他行为模式中透露出的那种潜在的秩序性和谨小慎微的工作习惯…最符合这些特征的职业环境是哪里?你来看下地图!”
范橦疑惑的看了下地图范围里的位置,大部分都是居民区,地图上能符合祁同伟说的这些标志的只剩下几所学校了!
”难道是...学校?”
“非常对!范橦啊,你进步很大!”
祁同伟心道:真不容易啊,扯了这么多犯罪地理画像、行为一致性、理性反侦察,绕了这么大个圈子,终于把这关键信息“科学”地引导到学校上了!
“所以你们下一步应该排查这个范围内所有学校的男性后勤人员、校工,以及曾在学校工作过——哪怕短期代课的人!他们接触面广,能接触到各种信息,但又因为职业特性,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那群人!”
“而且,学校环境本身也要求他们至少表面上要稳重、规矩,甚至有些内向!这完全契合我们之前对凶手‘表面极度普通老实,内心极度扭曲阴暗’的心理侧写!”
范橦眨巴着眼睛,虽然觉得从秩序性直接推导到学校似乎有点跳跃,但祁同伟前面铺垫的那一大堆高深理论和层层递进的分析,已经把他砸得有点晕乎了。
看着范橦眼中依然残留的一丝懵懂,祁同伟决定再给他加点科学砝码,彻底砸晕他:“听过犯罪心理学没?”
“呃…听…听过一点?”范橦底气不足。
“根据犯罪心理学对这类连环杀手的分析,”祁同伟背着手,踱了两步,语气如同宣读教科书,“凶手的年龄应该在30-45岁之间,正值壮年,体力充沛,心理也足够扭曲成熟。”
“性格上,极度内向、沉默寡言,在同事邻居眼里,很可能就是个闷葫芦、老实人,甚至有点木讷。但是!”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电:“仔细观察接触过他的人,可能会发现他眼神深处有种空洞感、阴郁感,或者在不经意间,会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冷漠,让人心底发寒!”
“他的人际关系必然极其简单,甚至可以说是孤僻,没什么真正的朋友,像个隐形人!”
范橦顾不上深究其中逻辑,只是拿起笔,在本子上飞快地记录着关键词:学校、后勤、男、30-45、内向木讷、眼神阴冷、孤僻。
等范橦记录完毕,祁同伟沉声问道:“现在,知道回去该怎么做了吗?排查方向明确了吗?”
“明白了!”范橦合上笔记本,挺直腰板,带着被“科学”武装后的信心,“我马上回去,安排人手,重点筛查目标区域内所有学校的男后勤、校工、退休人员,还有档案里记载过的所有代课老师!特别注意那些性格孤僻、眼神让人感觉不对劲的!”
“嗯。”祁同伟满意地点点头,随即,他压低了声音,身体微微前倾,眼神变得有些难以捉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