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南匈奴使节入京(2/2)
诸侯们得知并州情况,感觉刘盛有些胡闹,让这些家族都不要的杂碎,去治理边郡,并州能好起来才怪。
荀彧、贾诩、孙瑾等人,也是忧心忡忡,请小主三思。
刘盛却信心满满,相信历史留名的人,都有两把刷子,不会让自己失望。
九人被逼得没有办法,哭着鼻子上任,到了一方一看,心更凉了。
各郡县要多惨有多惨,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甚至还有没有埋葬的尸体,连个带屋顶的府衙都没有。
这哪里是来做官的,分明是来渡劫的,简直不是人待得地方。
但事情已成定局,他们想回头已是不可能,刘盛派来的督军,让干啥都行,就是不会带他们离开。
愤青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得横下心来,埋头苦干,带残存的百姓们修缮城防,发展农桑,恢复实力。
不干不行啊,边郡的官都是短命鬼,四面皆敌,朝不保夕,一个不小心就会遭受戎狄侵犯,想落个全尸都难。
要想保住小命,就得把边郡治理好,内抚百姓,外御强敌,否则就是个死!
两个月后,坑了自家子侄的各大家族,纷纷收到求援信,都是从并州发过来的。
这些子侄跟家族要人手、要钱、要粮、要支援,啥都要。
而且愤青们个个都不留情面,我们是按家族指派,才而来并州受苦的,这罪不能让我们一个人受。
家族要是不管我们死活,那我们就把事情搞砸了,惹怒了并州牧,或者是泄露家族机密,咱们一起玩完!
各家族族长们捶胸顿足,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被自家操蛋孩子威胁的一天,纷纷大呼卧槽。
并州牧兼讨虏将军刘盛何其可怕,别说是我们这些家族了,就算各大诸侯也不敢轻易招惹他啊。
为了息事宁人,保家族平安,各族长不得不妥协,开始大放血,支持自家子侄。
纷纷派出商队,携带海量物资财货,去子侄任职的地方,辅助恢复当地生产。
刘盛调动蛛网司人手,暗中观察着愤青们的一举一动,也被惊得不轻,果然都是人才!
这些二五仔们绝境之下,连自己家族都坑,下手也够黑!
不过这种情形,刘盛喜闻乐见,还暗中辅助,为其营造声势,害苦了各大家族。
当然了,效果立竿见影,并州各地商队往来如梭,带来了大量人口、财货和生产资料,各地经济迅速恢复中。
初平二年二月,一队匈奴骑兵,手持白缨节杖,踏过重重高山,拉着大量物资,跨入大夏境内,进入长安城。
长安百姓不躲不闪,都知道这些匈奴人不是来杀人的,是匈奴使节。
大汉使节出使他国,手持红缨节杖,北方戎狄们,也都有样学样,弄出了各自的节杖。
比如,南匈奴人出使大汉,用的是白缨节杖,模样和大汉的差不多,只是璎珞的颜色不一样。
长安皇宫内,天子刘协不知匈奴使节到来,打着哈欠来上早朝。
昨晚用力有点猛,一下子睡了两个妃子,现在还有些腰酸,精神萎靡不振。
太监扯着公鸭嗓呼喊:“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没等太监喊完,刘协扶着老腰,就掉头往回走,打算下朝,态度极其敷衍。
也难怪,现在的朝廷管不了整个大夏的事,早朝早就成了形式。
每日太监喊完话,都是无本退朝,百官们各回各家,天子回后宫,都习惯了。
可今天不一样,九卿之一的大鸿胪韩融突然站了出来,大喝一声:“陛下且慢,臣有本奏,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