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我就拍个照,怎么重生了 > 第258章 一日三喜,杨柳青心似浸蜜

第258章 一日三喜,杨柳青心似浸蜜(1/2)

目录

4月3日,是个礼拜天。

九点不到,杨柳青已经收拾利落,正要出门去文工团练琴。

她穿件米白色的确良衬衫,配条浅蓝卡其布半身裙,手里拎着只浅棕色定制版真皮手提包,包侧绣着朵小巧的梅花,针脚细得显心意。

这包是恩师周广利送的——周教授得知她将担任汉城奥运会开幕式主钢琴手,不仅春节没歇,把她叫去北京琴房单独指点半个多月,临走时还奖励她个包。

刚到院门口,杨柳青脚步突然顿住,四个高鼻梁、深眼窝的外国工人,围着个裹银灰色厚绒布的大家伙。工人都穿深蓝色工装,胸前绣着个logo,手里拎着黑亮的工具箱,神情严肃得像护着稀世珍宝,低声用英语交流。

领头的工人看见杨柳青,赶紧从口袋掏出一张折着的纸。他用手比画着递过来,蹦出生硬的中文词:“杨柳青……”

杨柳青眉头微蹙,接过来一看,上面中英文字,“杨柳青”赫然在目。心里猛地一跳,往下看才惊着:这些人竟是来给她送施坦威钢琴的!

她捏着纸的手指都发颤,说不清是惊是喜,团里最好的琴是台旧雅马哈,施坦威只在画册里见过,怎么突然就送到家门口了?

“啷个情况哦?这几个洋人站院门口干啥?”

母亲朱文秀系着围裙从厨房跑出来,看着四个蓝眼睛的外国人,满眼的警惕。

“妈,是志远让人送钢琴来了。”

“钢琴?外国人来送钢琴?”朱文秀看着那大绒布包裹,眼睛瞪得溜圆。

杨百里听到动静也出来,“啥子钢琴?”他看着那些高鼻梁的外国人,疑惑地问。

“施坦威!世界上最好的钢琴!”杨柳青声音里带着点激动的颤音,想起钟志远说要让她坐施坦威钢琴巨阵的头位。

“快!快抬进屋!别在外头晒着!”杨百里搓着手,对着工人连连摆手,川普说得又急又快。这辈子没见过外国人,更别说让外国人给自己家抬钢琴,急得语气都发紧。

美国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皱起眉。

朱文秀笑话他:“你这川普说给谁听哦?洋人啷哪个听得懂!”

她自己也不会外语,只好把目光往杨柳青身上递,眼里满是“全靠你了”的期待。

杨柳青上学时只学过应试英语,哪跟老外实际聊过?硬着头皮深吸口气:“I’Yangliuqg.Pleasee.”说完脸都红了,怕发音不准被笑话,又指了指二楼,比划“往上抬”的动作,尽量让他们明白琴房位置。

四个美国人倒听懂了,本来一脸的困惑,瞬间轻松下来。

“OK,Gettowork!(干活吧!)”

领头的工人拍了拍同伴的肩,用英语说,从工具箱掏卷尺和防滑胶垫,四人立刻分工协作。

忙了整整六小时,钢琴才安好。

二楼琴房中央,一架簇新的施坦威亮在眼前,琴盖内侧嵌着鎏金的“青”字,线条潇洒,是钟志远特有的行草笔迹。

杨柳青走到钢琴前,指尖轻轻碰了碰“青”字,眼泪差点掉下来。

朱文秀看女儿眼眶红了,伸手拍她后背:“志远这娃儿,硬是有心!连名字都刻琴上了,比你爸还细心!”

“MissYang,pleasetestthepiano.(杨小姐,试试钢琴吧)”

为首的工人叫约翰,中午在杨家吃了顿饭,跟杨家人熟了些,比划着弹琴的动作。

杨柳青擦了擦眼角,拿桌上的擦琴布轻轻擦琴键,坐下。指尖落下,弹出的是《成都》的曲子。她脑海里想到和钟志远在成都演唱会上的深情对望,当他唱到“坐在小酒馆的门口”时,倚在琴旁坐下,仰头看她,心里充满甜蜜。

不知弹了多久,抬手停下时,才发现大家都在静静听着。

杨柳青莞尔一笑,压下心里的暖,对约翰比个“OK”。

约翰赶紧递来送货单,指了指签字处,递过钢笔。

杨柳青接过笔,认真签下名字,将笔递还给他。

约翰收了单子和笔,领着同伴收拾工具,跟杨家人一一握手道别。

他们说了句中文“再见”,惹得朱文秀直笑,连说“以后来广州,还来家里吃云吞面!”

杨家人送他们出去,直到身影消失在街口。

这时已近黄昏,阳光把小院染成暖橘色,白兰花开得更盛,甜香飘满院。

刚转身,一辆黑色丰田皇冠缓缓开过来,车身在阳光下泛着细润的光,车头的金色徽章亮得惹眼。车子稳稳停在跟前,车窗摇下,钟志远探出头,笑着朝他们挥手。

杨柳青愣在原地,还是朱文秀先反应过来,激动地喊:“志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